中國船舶集團(原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災搶險英雄群體。
新華社發
“蛟龍”号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團隊獲得“載人深潛英雄集體”稱号,榮獲“最美奮鬥者”稱号。黃群、宋月才、姜開斌被追授“全國優秀共産黨員”稱号,中國船舶集團(原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災搶險英雄群體榮獲“最美奮鬥者”“時代楷模”稱号。
2012年6月,我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載人潛水器——“蛟龍”号完成7000米級下潛,最大下潛深度達到7062米,創造了國際上同類作業型載人深潛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标志着我國載人深潛技術已跻身世界先進行列。
作爲“863”計劃中的一個重大研究專項,“蛟龍”号的成功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辛勞付出。2013年,葉聰等7名“蛟龍”号載人潛水器潛航員獲得“載人深潛英雄”稱号,7000米級海試團隊獲得“載人深潛英雄集體”稱号。
科技進步永無止境。從“蛟龍”号出發,到“深海勇士”号,再到“奮鬥者”号完成萬米海試,我國深海載人潛水器實現了從無到有、從自主集成到自主可控的跨越式發展。作爲“奮鬥者”号總設計師,葉聰表示,展望“十四五”,科研工作者有能力有信心乘風破浪、揚帆遠航,爲建設科技強國、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推動海洋事業不斷突破,需要科技工作者永攀創新高峰,也需要共産黨員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2018年8月20日,台風“溫比亞”過境遼甯省大連市,受其影響,停靠在中國船舶集團(原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的國家某重點試驗平台出現重大險情。危急緊要關頭,第七六〇研究所黨委委員、副所長黃群等17名同志英勇無懼、挺身而出,頂着台風和巨浪對試驗平台進行加固作業;沖上碼頭搶險的高天山回憶說:“得知平台有危險,大夥自發穿上救生衣,第一時間沖了出去……”
作業過程中,黃群、宋月才、姜開斌被巨浪卷入海中,英勇犧牲,試驗平台安然無恙。黃群的愛人亢群感慨:“那個時候,他沖上去,想搶救的不僅僅是國家财産,那就像對他的孩子一樣,融入了多年的夢想和事業。”
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災搶險英雄群體的先進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動诠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爲廣大幹部群衆學習的榜樣。
《 人民日報 》( 2021年06月24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