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移動新媒體

走進民企看發展丨嘀嗒出行宋中傑:創新,讓順風車事業有了更多新可能

2025-01-02 37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2月31日電(中新财經記者 吳濤)“我們過去十年發展最重要的心得,就是堅持創新、堅持長期主義。”

  十年前,移動出行市場方興未艾,也讓順風車業态獲得了新的生命力。那時的嘀嗒出行從北京三元橋啓航,從一個二三十人的初創公司,開啓了探索之旅。十年磨一劍,嘀嗒出行在2024年成功上市。

  嘀嗒出行創始人、CEO宋中傑接受中新網專訪時稱,上市不是終點,而是我們實現夢想旅途中的加油站。他認爲,順風車在緩解城市道路擁堵方面有很大潛能。

  “敢于走不一樣的路”

  “我經常說順風車這個模式不是我們發明的。很多年前,在鄰裏之間、同事之間,都存在搭乘順風車的現象,隻不過是在熟人之間。但這種小範圍的順風車是偶發行爲,并沒有形成規模化的市場。”

  在宋中傑看來,技術的進步帶來了創新的可能性。乘着移動互聯網的東風,嘀嗒将順風車這一出行方式放大,讓陌生人之間也能搭乘順風車出行。

  “過去,老百姓打車難,主要問題是供給嚴重不足。移動互聯網技術極大釋放了出行運力的效率和潛能,使得矛盾大大緩解。”

  他相信,正是創新,讓順風車形成了規模化市場,也隻有創新,才能推動順風車行業的發展。“創新,就是要敢于走不一樣的路,在道路、産品、市場和運營方面,都探索出有别于多數的差異化做法。”

  2014年,恰逢網約車飛速發展之際,相關企業獲得巨額融資,吸引了不少創業者。從模式上看,順風車切入到低價網約車市場是相對簡單的事情。但宋中傑和創始團隊并未選擇這條路,而是堅持差異化,專注順風車賽道持續深耕。

  “順風車和網約車的一個本質區别是,網約車沒有路線,乘客去哪網約車就去哪兒,随時在線;但順風車車主一定是順路而爲,他們有自己的出發時間和線路。”

  “要通過新技術創新來滿足需求。”宋中傑告訴記者,“如今嘀嗒員工中有超過60%都是産研部門的人。我們在算法、人工智能等領域投入了大量資源。AI技術已廣泛應用在智能客服、智能路徑規劃、智慧出租車調度等環節。”

  “看到更加長遠的價值”

  即便順風車市場規模遠達不到網約車的水平,宋中傑堅持做順風車的更深層理由是發展順風車有着更長遠的價值。

  “我是一個長期主義者,長期主義就是看到更加長遠的價值,因此足夠專注和堅持,并更加開拓進取,從而逐漸迎來不一樣的新機遇。”在宋中傑看來,順風車還可能是緩解城市道路擁堵問題的良策。

  他認爲,很多城市道路擁堵的核心矛盾就是道路和車輛的矛盾。“如果上路車輛無限制增加,一定會加劇道路車輛矛盾,進而影響到整個城市的交通運行效率,所以一定要有總量控制。但消費者出行需求又是客觀存在的,那麽有何既滿足大衆不斷增長的品質出行需求,又不給道路添堵的路徑呢?”

  宋中傑分析,出行潮汐現象和車路矛盾,隻有選擇在“不增加額外車輛”的前提下,提高運輸效能,才能從根本上緩解道路擁堵的情況,而通過互助出行的“真順風車”和商業出行的“智慧出租車”相結合模式可應對上述挑戰。

  2017年,嘀嗒出行上線出租車業務,進入傳統出租車領域。宋中傑表示,“目前我國打車市場中,出租車和網約車市場規模大概是6:4,出租車市場依然有強大生命力。”

  “不追求最快,但追求更遠”

  過去十年,嘀嗒順風車用戶累計順風合乘403.7億公裏,車主累計順路分享超12億個空座。“順風車可以爲很多長途通勤的乘客提供一個體驗和打車類似但價格實惠很多的選擇。”

  在宋中傑看來,順風車并不僅僅是一門生意,而是一項社會事業,通過順風車來爲環境和社會創造更大福祉,而這就需要堅持真順風。

  如今,宋中傑和團隊還在不斷探索新模式,在真順風路徑上持續探索創新,讓更多順路空座得以被分享,讓車主乘客、城市、交通之間更加多赢。

  宋中傑回顧創業早期時,嘀嗒出行創業團隊經常去河北燕郊。他們發現,不少年輕人從河北燕郊往返北京國貿、三元橋等地上班。“有的老年人爲了讓上班的孩子多睡一會兒,提前到公交站替孩子排隊,目的就是讓自己孩子在通勤時長一兩個小時的公交車上有個座位。”

  “我們對此感觸很深,讓乘客多一個選擇,爲城市出行生态系統更加可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這是我們創業的初衷。我們不追求最快,但追求更遠。”宋中傑說。(完)

責任編輯:董勇_GD002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

Copyright 2015-2025 國際标準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聞編輯部 聯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聞社有限公司 主辦:共工新聞社新媒體中心

關注X(原推特)


海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