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移動新媒體

濟南向“新”而行競逐新賽道 繪制新質生産力“路線圖”

2024-03-22 327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濟南3月22日電 (李明芮)謀劃高端裝備制造産業園,做好醫美、醫藥和醫療器械産業鏈“固延補強”工作,建設濟鋼衛星總裝基地等空天信息項目……時下,山東濟南正向“新”而行競逐新賽道,繪制新質生産力的“路線圖”。

  記者3月22日跟随濟南市“一月一主題”集中采訪活動走進濟南市高新區,實探該市從“新”出發,培育新質生産力的生動實踐。

  走進濟南磐升生物工程集團企業展廳,映入眼簾的是再生醫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據該集團副總裁張巨鵬介紹,濟南磐升生物工程集團專研再生醫學,專注醫療器械的研發及産業化。“利用活細胞體外誘導分化,再生出具有功能性皮膚器官的技術,打通組織工程全産業鏈。”

  張巨鵬進一步介紹稱,目前,集團布局“再生醫學”産品及醫療器械、醫美及化妝品、高端檢測設備、生物芯片四大版塊。“集團研發團隊掌握自體細胞再生與修複的核心技術,依托該技術研發人工皮膚,填補國内外技術空白,成爲‘人造’皮膚的單打冠軍。”

媒體記者參觀濟南磐升生物工程集團。李明芮 攝

  磐升生物工程集團敢于攀登科技高峰,是濟南向“新”而行競逐新賽道的一個典型案例。在中科院濟南科創城,記者了解到,濟南市共有15家中科系院所,其中10家坐落在高新區,4家在生命科學城片區。該科創城将打造集研發、孵化、生産、生活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科學新城,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航空航天、電磁技術、先進制造等前沿領域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

  “發展新質生産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點。生物醫藥産業既是戰略性新興産業,也是未來産業重點布局的領域,亟需培育與發展新質生産力。”濟南高新區生命科學城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朱申樂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濟南高新區生命科學城通過與中國科學院科創城共同搭建“科研創新孵化平台”,強化高端科研院所與園區企業在技術合作、成果轉化等方面協同發力,促進高層次人才、高端創新資源、新興産業的集聚,合力打造“政、産、學、研、金、服、用”全方位要素的科創服務矩陣,全方面提升片區科技創新策源力。

媒體記者參觀中科院濟南科創城。李明芮 攝

  除了“逐浪”生物醫藥、先進制造等領域,記者在濟鋼衛星總裝基地采訪獲悉,濟南近年來也逐夢“星辰大海”。

  山東濟鋼空天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強稱,濟鋼衛星總裝基地項目建成後,将具備年産100顆1000kg以下衛星生産制造能力,實現衛星設計與生産制造的産業化,使濟南市成爲國内具備衛星制造能力的重點城市之一,有力帶動濟南市商業航天研發、制造、測控、運營等領域發展。“該項目也将填補山東省在衛星總裝、集成和測試領域的空白。”

  據濟南高新區投資促進部副部長王磊介紹,2021年以來,濟南高新區先後發射國内首個“天基互聯網+遙感小衛星”模式的創新型遙感星座項目“齊魯衛星”、世界首顆量子通信加密微納衛星“濟南一号”、國内首個低軌衛星導航增強系統星座的試驗衛星“泉城一号”等各類衛星10餘顆,規劃發射衛星超過170顆。“這些衛星已經在交通運輸、自然資源監測、災害應急管理、量子通信等領域開展應用,今年還将有20餘顆衛星陸續發射。”(完)

責任編輯:董勇_GD002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

Copyright 2015-2025 國際标準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聞編輯部 聯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聞社有限公司 主辦:共工新聞社新媒體中心

關注X(原推特)


海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