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移動新媒體

(兩會聲音)首批新能源汽車迎“退役潮” 動力電池回收難題何解?

2024-03-07 26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6日電(趙晔嬌)動力電池行業作爲新能源汽車産業中關鍵一環,近年來需求猛增。然而随着第一批投入市場的新能源汽車面臨“退役”,動力電池何去何從?全國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建議,規範電池回收市場,強化溯源體系數字化建設,同時建立動力電池碳足迹标準體系,更好地助力中國新能源車“乘風出海”。

  汽車動力電池的平均使用壽命大約爲5年至8年,中國早期推廣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陸續進入報廢期,動力電池将迎來大規模退役潮。

  近年來,中國電池回收産業快速發展,但仍存在市場機制不健全、跟蹤溯源難等問題。一方面是正規電池回收企業數量稀缺、産能“吃不飽”;另一方面是小作坊遍地開花、粗放經營存在隐憂。

  此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已經明确廢舊電池回收按照“誰生産,誰回收”的原則,實行“銷一收一”,電池生産企業應按照國家标準要求對動力電池進行編碼,并向“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台”上報溯源信息,但是“啞”編碼信息無法定位和掌握電池實時狀态,導緻電池流向跟蹤、碳足迹搜集等行業監管存在挑戰。加之電池回收的“信息流”“貨物流”“稅務流”不暢等問題,制約行業的健康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浙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劍宇。受訪者 供圖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浙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劍宇認爲,要規範電池回收市場,加強行業秩序整頓,開展電池回收“黑市”專項整治。同時,出台強制性回收标準,制定電池生産企業“銷一收一”的實施細則,細化動力電池生産、銷售、使用、回收各環節的責任要求,加大違規處罰力度;完善監管機制,探索建立“電池護照”制度,開展電池産品碳足迹認證試點,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楊劍宇還建議,建設全國性動力電池回收交易平台。依托該交易平台,推動行業企業開展回收電池産品的來源認證、數據互認、交易對接。

  “過去三年來,國内電池級碳酸锂市場價經曆了如同過山車般大幅上漲、迅速回落、價格回升、逐步回落的過程。”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認爲,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大,電池流向管理難度也很大。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受訪者 供圖

  張天任建議,加快出台鼓勵“區域化回收+中心倉+就近處置配套”的引導性政策,同時完善信息溯源平台,構建從電池生産、使用、綜合利用、報廢回收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溯源系統。

  張天任還注意到,《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正式要求2025年2月18日起動力電池必須申報産品碳足迹,但目前各企業的碳排放管理仍處于初級階段。建議搭建動力電池碳排放數據管理體系,包括核算标準、産業鏈數據、核查保障等闆塊,爲國家和企業提供相關核算功能,有效引導産業鏈共同減排。(完)

責任編輯:董勇_GD002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

Copyright 2015-2025 國際标準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聞編輯部 聯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聞社有限公司 主辦:共工新聞社新媒體中心

關注X(原推特)


海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