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德令哈:“小菌菇”開出村民“緻富花”
中新網西甯3月7日電 題:青海德令哈:“小菌菇”開出村民“緻富花” 作者 黃秉杉 孫睿 驚蟄時節,清晨的陽光透過柴達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河西街道巴音河西村的“食用菌”種植大棚,照在了村民們忙碌的身影上,大家正忙着采摘工作。 圖爲大棚裏一簇簇“食用菌”長勢喜人。 德令哈市委宣傳部 供圖 大棚裏一簇簇“食用菌”長勢喜人、葉片肥碩。 怎樣讓全體村民共享集體經濟發展果實?近年來,德令哈市巴音河西村從産業扶持、技術服務多個方面入手,盤活用好農村土地資源,走出了一條發展“食用菌”種植緻富路,托起了村民們的緻富夢。 “我們擁有良好的自然條件,溫室大棚也給我們提供了食用菌種植的基礎條件,現在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技術問題。”德令哈市巴音河西村黨支部書記、主任張海安說。 張海安介紹,爲解決“食用菌”種植技術這個硬核問題,他們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帶領村幹部赴西甯市城南科技園實地考察,并聘請對食用菌種植有着豐富經驗的村民石貴柱擔任種植技術員,結合高原氣候特點,采用“露天+溫室大棚”互融模式種植反季節蔬菜和食用菌,對食用菌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監測适種,精心地栽培管理和全程跟蹤監督,确保食用菌試種獲得良好收成。 “菌絲發得好,菌菇才能長得旺,我們的食用菌産業才有希望。”技術員石貴柱說。 随着食用菌種植技術和人才難題的破解,“資金缺口”成爲新的問題随之而來。 村黨組織立即統籌整合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和少數民族發展資金1102萬餘元,流轉土地500餘畝,改擴建溫室大棚20座,實施“溫室大棚食用菌種植培育基地項目”,自主培育菌種。 圖爲“食用菌”在當地超市進行銷售。 德令哈市委宣傳部 供圖 針對食用菌采摘加工包裝完畢後如何銷售的問題,村黨支部成立了德令哈源豐茂農牧有限公司,并建立“聯農帶農”機制,鼓勵村民從事蔬菜種植、配送、銷售來增加收入,形成了一條“種植 責任編輯:董勇_GD002 |
上一篇:向新而生 積厚成勢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