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移動新媒體

國家發改委:中國整體城鎮化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2024-03-06 28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3月6日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栅潔6日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12年的53.10%提高至去年的66.16%。同時也要看到,這是全國的平均數,中西部地區城鎮化建設還有很大潛力;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還有較大差距,中國整體城鎮化率也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我們将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不斷釋放巨大内需潛力,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動力和支撐。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于3月6日下午3時,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中新社記者 楊華峰 攝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于3月6日下午3時,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中新社記者 楊華峰 攝

  鄭栅潔指出,今年,我們有四方面重點工作要推進。

  第一,突出以人爲本,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調查,目前仍有1.7億進城農民工和随遷家屬尚未在城鎮落戶,有序推進這部分人群市民化是城鎮化的首要任務。我們将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實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取消落戶限制要求,放開放寬除個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戶限制。重點要解決好農業轉移人口的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會保險等問題,推動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這些都是當前群衆最關心、也是我們最關注的。

  第二,突出兩化共進,協同推動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工業化程度較高地區,城鎮化發展水平普遍比較高,但還有不少地區尚處在工業化進程中,通過工業化帶動城鎮化發展還有很大潛力。我們将聚焦城鎮化率低且農村人口規模大的地區,依托各地産業資源禀賦和産業基礎,因地制宜加快培育特色産業集群;推動同質低效産業園區整合升級,集中資源建設高水平專業化産業園區;加快補齊縣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闆,有效提高縣城綜合承載能力。

  第三,突出協調發展,培育打造現代化都市圈。都市圈是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有效途徑。我們将以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周邊市縣共同發展爲方向,加快培育一批現代化都市圈。加強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穩步推進軌道交通網絡建設,加快暢通未貫通公路和瓶頸路段;強化産業分工協作,推動超大特大城市部分産業向周邊轉移;推動都市圈内優質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第四,突出補齊短闆,提升城市安全韌性水平。近年來城市洪澇、火災等問題頻發,城市安全韌性成爲亟待補齊的短闆。我們将聚焦人口規模密度大的中心城區和影響面廣的關鍵領域,抓好城市“裏子”工程等建設,重點是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推動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強城市洪澇治理,加快地下管網等工程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3月6日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栅潔、财政部部長藍佛安、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就發展改革、财政預算、商務、金融證券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責任編輯:董勇_GD002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

Copyright 2015-2025 國際标準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聞編輯部 聯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聞社有限公司 主辦:共工新聞社新媒體中心

關注X(原推特)


海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