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地域性、旅遊成“新品” 年貨消費進入新常态
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打破了年貨地域限制,對城鄉年貨消費影響深遠,年貨消費得到了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發展。 過了臘八就是年。1月18日,正值臘八節,哈爾濱紅專街早市人頭攢動。一衆攤位中,“盒馬”的攤位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哈爾濱本地其實沒有盒馬門店,這是盒馬的“新春快閃計劃”,提前把優質年貨帶到未開盒馬門店的城市。在這間小小的哈爾濱快閃店裏,消費者能買到南方小土豆、廣西砂糖橘、貴州小辣椒、網紅草莓生牛乳、紅心蘋果汁、榴蓮千層等過去不曾見過的商品。 每個中國人對“過年”都有着天然、樸素的向往。它是共同的情感、記憶、文化,是人們對當下社會發展的感受,更是人們生活水平的真實映照。40多年來國人的年貨清單變了又變,成了國民消費升級的縮影。從不同人群的龍年年貨清單來看,消費升級仍在繼續。 内涵更豐富 記者走訪北京等地的線下年貨售賣場所、集市發現,類似于會展的年貨大集,消費者以“50後”“60後”居多,商場、商超的消費者年齡分布往往在40歲以上。線下的年貨消費者中鮮見年輕人的身影。 “對于新一代掌家人來說,年俗不一樣了。年輕人對儀式感、新鮮感的追求正在形成新消費趨勢。更重要的是,他們笃定地認爲不是年豬殺不起,而是從網上下單的全牛、半羊、活蝦、鮮魚更有性價比。”淘寶天貓食品生鮮行業負責人張鵬告訴記者。 中國人過年,吃好永遠是第一位的。随着“80後”“90後”成爲家庭主力,置辦“年夜飯”的重任落在了他們肩上。《淘寶2024年味新趨勢》顯示,2023年12月以來,淘寶平台上魚、蝦、肉類的銷量漲幅非常明顯,特别是一些傳統意義上以前隻能在線下購買的“大貨”和“硬菜”,像一款半隻羊産品,近一個月的銷量對比去年同期漲了130%。 北京市物美超市相關負責人介紹,強大物流貨源的保障是大型綜合超市在年貨消費節的天然優勢。雖然線下商品購買是其主營業務,但當線上的購買需求呈逐年上升趨勢,他們在多點、美團、餓了麽、京東到家、抖音上的走貨量并不小。年貨消費時段,他們在這方面會比往日投入更多精力。 張鵬說,以前過年備年貨的角度都是一大家人。數據顯示,現在備年貨的銷量主力是小份産品,小型家庭成爲消費主力是主要原因。與此同時,年輕人對于年夜飯的理解,也從過去單一的團圓飯變得内涵豐富了起來,嘗鮮吃點不一樣的、放松吃點簡單的正成爲他們的理解。 “90後”開始主導年夜飯,除了網上下單購買生鮮産品外,預制菜成爲今年年貨消費的熱門選項。各大平台的銷售數據均顯示,預制菜銷量最少比往年增長20%以上。 盒馬相關負責人表示,半成品菜、預制菜能在年貨消費中大放異彩的原因有三:一是年輕人普遍工作繁忙,在烹饪技藝與時間上無法一個人張羅一大桌菜,且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回家過年還要經曆春運,有選材健康、操作便捷的預制年菜作爲替代品,再通過“讓年菜先到家”服務形式來節約生活成本,選擇預制年菜的消費者便越來越多。二是預制菜能滿足消費者的情緒消費。預制年菜裏有很多是家裏不好做的“硬菜”,買回來簡單加工,做成後發個朋友圈,面子到位了,節日情緒也拉滿了。三是許多線下餐廳的年夜飯使用預制菜時并不會告知消費者,消費者既沒有知情權更沒有選擇權。與其這樣,選擇自己知情的、放心的預制菜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打破地域性 北京市豐台區居民張靜是一位“80後”寶媽,爲了孩子,她的年貨置辦關鍵詞是“品質”。張靜說,她會在全球優質商品中選擇更能滿足年節需求的商品。各式各樣的有機蔬菜、進口車厘子、雲南藍莓、丹東草莓和意大利佳沛奇異果等都是她不吝消費的商品。盒馬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年貨消費節期間,有機菜、不同區域的特色高檔水果、進口海鮮等生鮮産品銷量較平常均有較大漲幅。 年貨購買從全國到全球,一方面,源于科技的進步、電商渠道的發展;另一方面,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功不可沒。 Z世代主導的年貨消費相對于“傳統家鄉回憶”,會有更多跨地域消費。最愛買内蒙古羊肉的是浙江人,“南方小土豆”除了愛去哈爾濱,也愛東北的魚。今年天貓年貨節,佳木斯的鲟鳇魚、查幹湖冬捕胖頭魚都是首次上線,即捕即發銷量驚人。 商務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姜照表示,随着電商的發展、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進程加快,年貨消費得到了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發展。電商能夠很好地實現跨地區經營,爲消費者提供統一便捷的售後服務,異地退換貨的障礙得以消除,使線上年貨消費更受消費者青睐。在監管層面,不同地區的監管要求逐漸統一,企業更加注重年貨的質量控制,産品品質得到了更好保障。 電商的迅速崛起與消費場景下沉使得鄉村年貨消費直追一二線城市。支付寶發布的2023年春節消費觀察報告顯示,“城鄉消費遷移”在春節期間效果顯著。三線及以下城市消費金額比上年春節同期(2022年1月29日至2月4日)上漲近20%,超過一二線城市。 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不僅對城鄉的年貨消費影響深遠,更對地域性年貨打破地域限制出省起到了關鍵作用。采購年宵花本是南方人的春節習俗,如今北方的年宵花市場也火爆了起來。 有報道顯示,水仙花是年宵花的常駐嘉賓,上海的一家水仙花合作社在2024年1月中旬前銷售額已經突破100萬元,其負責人預計整個年宵花銷售季将達到500萬元。記者觀察到,北方城市的盒馬門店裏,幾乎每家店都專門開辟出一塊地方留給鮮花銷售。盒馬相關負責人說,“2023年全年,盒馬鮮花銷售業務穩步增長。目前的數據顯示,龍年春節的年宵花已經提前進入熱銷期,鮮花已經成爲盒馬用戶的年貨标配。爲此盒馬專門爲年宵花蝴蝶蘭制作了禮品券,消費者可以直接下單購買并一鍵轉贈親友”。 旅遊成“新品” 琳琅滿目的年貨背後,折射的依舊是生活和需求的不斷變化。如今旅遊消費也成爲年貨消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品類,異地、異國過年正成爲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的選擇。其中異國過年的消費者們甚至推動了電商出海發展。 同程旅行《2024年春節旅行趨勢預測報告》顯示,今年的春節旅遊市場将空前活躍。截至1月10日,2月8日至2月17日之間出發的機票搜索熱度同比上漲近2倍,其中國際機票搜索熱度同比增長近7倍,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1月以來,有關三亞旅遊的搜索熱度環比上漲302%,哈爾濱、漠河等地的假期旅遊熱度同比漲幅均超過100%。 北京市西城區“90後”居民孟翔說:“世界這麽大,平常工作忙沒空去看看。春節假期長,能帶着愛人和孩子離開家,感受不一樣的生活,團聚享受兩不誤。孩子今年5歲,已經在澳大利亞度過了一個春節,今年我們一家人要在馬爾代夫過春節。” 京東相關負責人介紹,京東很早就關注到海外公民、華人過春節的年貨需求,以及相關市場、産品、服務的增長空間。春節成爲聯合國“浮動假日”,對電商出海來說是個可遇不可求的好契機。今年京東年貨節期間,京東全球售将推出并開通歐洲五國包郵到家服務,讓海内外消費者都能感受到濃濃的中國年氛圍。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等地的消費者打開京東APP,即可直接購買國内同價、直郵到家的中國特色年貨。
責任編輯:董勇_GD002 |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