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5G深度融入經濟社會
近日,中國信通院等機構發布《5G應用創新發展白皮書》提出,我國5G技術能力加速成熟,5G應用發展已經邁入新階段。伴随着5G商用進入第五個年頭,5G應用逐步從質檢、運維等管理環節,走向覆蓋研發設計、生産制造、運維管理、産品服務等全環節,共創萬物智聯的數字生态正加快形成。截至2023年9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318.9萬個,每萬人擁有5G基站數達22.6個。目前5G行業應用已融入67個國民經濟大類,應用案例數超9.4萬個。“5G+應用場景”已成爲發展新質生産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撐。 5G在推進工業數字化轉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支撐作用。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廠區現場升級、關鍵環節應用、網絡安全防護等,“5G+工業互聯網”打造了協同研發設計、遠程設備操控、設備協同作業、柔性生産制造、現場輔助裝配等典型應用場景。5G新基建支撐産業鏈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向工業生産各領域各環節深度拓展,深刻改變了制造業生産模式和形态。截至2023年11月,全國“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8000個,5G已經由生産現場監測、廠區智能物流等輔助環節,深入遠程設備操控、設備協同作業等核心控制環節。 5G新基建引領的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田間地頭、大棚設施内部署的各種傳感器将各類數據實時同步傳輸,全面提升農業農村生産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水平,用數字化引領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旅遊、休閑農業、民宿經濟等鄉村新業态蓬勃興起,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等新模式不斷創新發展,農村電商成爲鄉村數字經濟“領頭羊”。在5G新基建的支撐服務下,數據成爲新農資,手機成爲新農具,直播帶貨成爲新農活,村民共享數字經濟紅利。 5G推動新技術、新業态、新模式持續創新。一方面,5G融合應用引發對芯片、服務器、計算機等智能硬件,以及人工智能、區塊鏈、增強現實和虛拟現實等數字技術的巨大需求,爲數字産業化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另一方面,5G爲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相互促進、規模應用提供了可能,推動智慧電力、智慧煤礦、智慧工業、智慧港口、車聯網、智慧教育、智慧醫療、遠程會議、智能家居、雲旅遊等新業态蓬勃發展。 2023年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2024年,5G RedCap的商用和規模推廣,将面向中高速物聯網業務場景提供更低成本的解決方案,有望成爲5G規模化應用的重要“助推器”。推動5G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是一項系統性、複雜性、社會性工程,我們應抓住規模化應用的關鍵期,在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彙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動5G發展。 降低5G網絡的運營成本,适度超前布局建設5G網絡并高效運營,建設重點行業共性技術平台,支持5G工業芯片、模組、網關等關鍵技術和産品的研發及産業化,夯實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座。 深化融合應用,開展5G融合應用技術創新、集成創新、服務創新和數據應用創新,以多種方式打造服務制造、能源、交通、醫療等更多實體經濟行業和領域的應用場景,以點帶面、縱深推進重點行業規模化應用,形成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的5G應用場景。 培育領軍企業,加快推出一批新産品、新業态、新模式,探索出更加成熟的商業模式,以實現價值利益的合理分配,打造良好的商業生态。 歐陽日輝 責任編輯:董勇_GD002 |
上一篇:壯大“數據要素×”驅動力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