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移動新媒體

金觀平:堅持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同頻共振

2023-12-28 239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堅持盡力而爲、量力而行,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這爲新一年的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回望2023年,一個個向上的數字呈現出民生向好的基本面貌。前三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3.9%,投在支持勞動者就業創業、新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促進公共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等重點領域,基本民生服務得到有效保障。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實際同比增長5.9%,高于國内生産總值增速0.7個百分點,到今年6月底,全國城市和農村低保标準分别較去年同期提高4.8%、8.5%,人民群衆在經濟發展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有助于更好提升生活品質。

  但也要看到,我國低收入群體規模依然較大,加快走向“橄榄型”社會,需要爲民生改善提供更多有利條件,也迫切需要建設内容更豐富、體系更完善的民生保障制度來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需要。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态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

  保障和改善民生,關鍵是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随着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和人口老齡化、城鎮化、就業方式多樣化加快發展,民生保障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挑戰。增進民生福祉必須遵循客觀規律,堅持實事求是,既盡力而爲又量力而行,堅持循序漸進、小步快走,把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建立在經濟和财力可持續增長的基礎之上,避免盲目“泛福利化”。

  保障和改善民生,貴在紮實推進、可持續發展。補齊民生保障領域短闆,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應把目标任務聚焦到群衆反映強烈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上,政策措施成熟一項出台一項,确保各項利民措施有序推進,在保障範圍能寬盡寬的基礎上強化精準擴面,在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的前提下合理适度,在改進各項公共服務新模式的同時爲群衆提供更加精細高效貼心的服務,從而确保各項福利待遇按時足額送達,努力使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确保重點群體就業穩定。織密紮牢社會保障網,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發展銀發經濟,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對明年的民生保障與改善工作作出明确部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辦,一年接着一年幹,锲而不舍推進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同頻共振,才能在更高水平上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

責任編輯:共工社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

Copyright 2015-2025 國際标準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聞編輯部 聯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聞社有限公司 主辦:共工新聞社新媒體中心

關注X(原推特)


海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