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移動新媒體

人工智能如何影響金融行業?報告稱智能金融推動中國金融行業變革與跨越式發展

2023-12-17 217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12月17日電 (高志苗)17日,《明珠灣智能金融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在第二屆明珠灣金融論壇上發布。《報告》稱,智能金融更精準高效地滿足各類金融需求,推動中國金融行業變革與跨越式發展。

  本屆論壇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和中國金融四十人研究院聯合主辦,主題爲“數字經濟與資産管理:大灣區新趨勢與新動能”。

17日,《明珠灣智能金融發展報告(2022)》在第二屆明珠灣金融論壇上發布。中新網記者 高志苗 攝

  《報告》指出,智能金融是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智慧金融等的更高級階段。智能金融更具革命性的優勢在于,它能對金融生産效率帶來更大提升,對金融服務模式帶來根本性颠覆。智能金融通過感知人類信息,并結合機器算法決策,實現替代甚至超越人類行爲和智力,更精準高效地滿足各類金融需求,推動我國金融行業變革與跨越式發展。

  關于中國智能金融發展的新趨勢和新特點,《報告》總結,一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二是大模型在金融領域應用成爲熱議話題,三是智能金融應用深度進一步拓展,四是智能金融監管制度進一步完善。

  《報告》認爲,以ChatGPT爲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出現對金融業具有深遠的影響,可以通過提供快速準确的信息和自動化的任務處理來影響金融行業,以科技的力量推動金融業降本增效,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此外ChatGPT“讓機器理解”的能力進一步推動了金融行業的數智化轉型,大規模預訓練模型拓寬了金融行業AI應用的邊界。在降本增效、提升生産力和用戶體驗、産品服務創新等方面,以ChatGPT爲代表的大模型爲金融行業帶來了應用價值。

  由于AIGC技術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報告》指出,其大規模應用還面臨可信度、業務、成本投入等多方面的挑戰,還存在着一定的風險,需要謹慎探讨。

  針對智能金融發展,《報告》提出五方面政策建議:一是加強技術安全研究,鼓勵業務安全實踐;二是積極利用智能技術,推動金融服務創新;三是強化智能金融治理,築牢科技道德和社會責任;四是提升數據開放與共享水平,完善智能金融創新生态;五是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夯實智能金融發展基礎。

  《報告》強調,智能金融的本質還是金融,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提升了金融服務的效率、創新了金融産品及提供方式,但同時也可能放大原有的金融風險和引入全新的問題風險,主要包括智能金融的倫理标準考量、智能金融技術風險與系統安全、金融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市場行爲與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智能技術所引起的金融風險。

  據了解,該報告爲中國金融四十人研究院課題項目“中國智能金融發展報告(2022)”的研究成果,冠名《明珠灣智能金融發展報告(2022)》,由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資深研究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牽頭。各篇章負責人包括香港理工大學人工智能物聯網研究院副研究員李鳴、中國工商銀行首席技術官呂仲濤、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信息官高峰,以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相關人士等。(完)

責任編輯:共工社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

Copyright 2015-2025 國際标準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聞編輯部 聯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聞社有限公司 主辦:共工新聞社新媒體中心

關注X(原推特)


海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