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業态新場景帶動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近年來,随着人工智能、虛拟現實等數字技術的迅速發展,我國一批文化新業态、新場景應運而生,依托數字賦能和藝術設計,給人們帶來文化消費新體驗,推動文化産業高質量發展。 随着街區商業的有機更新,有着近600年曆史的北京隆福寺如今煥發出新活力。閑置老食堂變身爲新銳美術館,廢棄舊車庫改造成運動生活空間,還有飛行影院、沉浸式劇場、共享辦公。隆福寺街區如今每周舉行超過100場各類文化演出和藝術展覽活動。 胡同古刹中賞戲劇、看展覽,首鋼園等工業遺存變身文化、科創産業園……北京依托曆史文化建築打造出一批文旅體驗新空間。 數字技術全面賦能文化産業,全國各地文化新業态不斷發展壯大。陝西西安的影視主題街區,帶遊客深度體驗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市井生活;廣東深圳的甘坑“客家小鎮”,把非遺項目落地到主題酒店、文化餐廳;湖南長沙橘子洲推出的青春劇場《恰同學少年》,讓觀衆也參與表演,在觀劇和演劇中感受理想信念的力量;在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今年推出的《無上龍門》沉浸體驗館幾乎場場爆滿,這部裸眼多維影片以洛陽曆史文化長河爲主線,讓觀衆置身千年龍門之中,零距離體驗中華文明的魅力。 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産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1619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文化新業态行業規模持續壯大,營業收入占比繼續提升。文化新業态特征較爲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36870億元,同比增長15.2%,快于全部規模以上文化企業7.5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共工社 |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