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已完成220個慢行交通體驗提升項目
中新網上海12月5日電 (浦帆)濱水步道、楓香景觀大道、複合立體步行廊道、橋下景觀空間……在靜安區的蘇河灣慢行示範區,市民可以享受“一步一景”、惬意舒适的慢行體驗。這是上海打造“宜行宜騎、全齡友好、活力四射”的慢行交通網絡的縮影。 靜安蘇河灣地區慢行示範區。 中新網記者 浦帆 攝 記者5日從上海市交通委獲悉,今年上海市220個慢行交通體驗提升項目已全部完成。其中,網絡完善類項目42個,空間融合類項目84個,設施提升類項目94個。此外,亦有14個慢行示範區創建完成。 上海市道運局設施運行監管處副處長王冠男介紹,近年來,在雙碳戰略背景、人民城市建設理念下,慢行交通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2022版《上海市交通發展白皮書》明确提出“堅持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優先發展”的戰略取向。2023年,公交出行和慢行交通體驗提升被納入民心工程。 蘇河灣慢行示範區是上海今年創建完成的14個慢行示範區之一,将生态綠地、裏弄文化、時空天橋集于一體。結合蘇河灣公共綠地整體設計,将曆史建築、文化活動、新興業态融入綠地和水岸空間,增加立體慢行活動通道和活力濱水慢行空間,形成系統性的慢行活動網絡和滿足居民休憩娛樂的濱水開放公共空間。 市民漫步于蘇河灣濱水共享空間。 中新網記者 浦帆 攝 “我們是想倡導慢行交通的理念,蘇州河濱水區域是比較适宜倡導慢行的,以非機動車和行人通行爲主。”靜安區建設和管理委員會市政科科長應立仁表示,這塊區域周邊覆蓋軌道交通,可達性與便利性也很強,具有較強示範性,今後将逐步把慢行理念推廣向全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海市共打通34處慢行斷點,新建18座跨阻隔橋梁或地道,共計新增約29公裏人行道和約28公裏非機動車道。新增立體慢行設施12處,慢行與藍綠、街道、橋下空間融合整治72處。此外,對于人行道、非機動車道、行人二次過街安全島等慢行設施也進行了大面積更新改造。(完) 責任編輯:共工社 |
下一篇:(鄉村行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