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移動新媒體

(走進中國鄉村)廣西千年古鎮“舌尖”非遺“搶灘”東盟市場

2023-12-02 359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東盟專線】(走進中國鄉村)廣西千年古鎮“舌尖”非遺“搶灘”東盟市場

  中新社梧州12月1日電 題:廣西千年古鎮“舌尖”非遺“搶灘”東盟市場

  作者 張廣權

  冬日的清晨,地處廣西蒼梧縣西北部的京南古鎮在“一碗米粉”中“蘇醒”。村民們早早起床,煮水、下粉,用一碗地道的京南米粉喚醒食欲,開啓一天的“元氣滿滿”。

  京南鎮是漢代交趾太守、龍編侯士燮故裏。京南米粉是京南鎮特色美食。2020年,京南米粉制作技藝被列入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羅年是該項非遺的傳承人。

2021年5月14日,廣西京南米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晾曬京南米粉。 廖偉 攝

  “傳統手工藝制作的京南米粉色澤光亮、柔韌耐煮、細滑爽口、口感鮮美。”羅年介紹,京南米粉以當地每年新收的早稻米和高山泉水爲原料純手工制作,需要經過磨漿、蒸粉、晾曬等十餘道工序。因其獨特口感、優質原料和地域特色,産品在粵港澳及東盟市場,廣受消費者青睐。

  受現代化和城市化影響,年輕人對傳統手工藝興趣驟減,京南米粉制作技藝傳承曾一度陷入“窘境”。爲破解困境,當地政府通過完善非遺保護體系,培養傳承人,提供資金支持,開展體驗活動等舉措,推動京南米粉制作技藝重煥新生。

  近年來,羅年緻力于京南米粉制作技藝傳承與傳播,先後多次到蒼梧縣各鄉鎮傳授技藝,并廣收徒弟,培養傳承人。在他的努力下,越來越多新生力量被吸納進京南米粉制作技藝傳承隊伍。

2021年5月14日,廣西京南米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晾曬京南米粉。 廖偉 攝

  目前,京南米粉制作産業已成爲京南鎮當地特色傳統産業,年産值超過1000萬元人民币。依托米粉産業,京南鎮建立了稻米、艾葉基地,創新開發出螺蛳京南米粉、六堡茶米粉、艾葉米粉等産品。

  初冬時節,走進廣西京南米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筆者看到高速作業的生産線在不停運轉,工人們正忙着給米粉産品打包、裝箱。

  “通過物流,這些‘舌尖’上的非遺美食被發往中國各大中小城市及鄉村銷售,還‘漂洋過海’遠銷至東盟。”廣西京南米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羅青雲介紹,爲提升生産能力,從2022年開始,公司對原有生産線進行技術改造,并引進3條米粉生産線。目前,公司京南米粉年産量突破1000噸。

  近年來,京南米粉“牽手”中國

責任編輯:共工社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

Copyright 2015-2025 國際标準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聞編輯部 聯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聞社有限公司 主辦:共工新聞社新媒體中心

關注X(原推特)


海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