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發揮綠色零碳優勢 數字經濟空間不斷拓展
中新網西甯11月24日電 (李隽)“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綠色零碳算力網絡建設行動計劃,大力推動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和應用,截至目前,我省數據中心共建設完成機架17269架,平均上架率達60%,在用數據中心網絡出口帶寬達15.4T。三家基礎電信企業也發揮各自優勢,建成典型數據中心案例。”24日,青海省通信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高炬在緻辭時說。 圖爲青海省通信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高炬在大會緻辭。李隽 攝 當日,2023年青海綠色大數據生态發展大會在西甯舉行。青海綠色智算大模型實驗室在現場揭牌,該省将依托實驗室的平台優勢、資源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切實推動“雙碳”與通信領域發展的深度融合。 圖爲青海綠色智算大模型實驗室在活動中揭牌。李隽 攝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青海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胡波介紹,青海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氣候冷涼幹燥,大數據中心制冷用電比全國平均水平低40%。這裏清潔能源富集,獨特的區位優勢爲打造立足西北、面向中亞西亞的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作爲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行業,信息通信業緊盯青海數字經濟發展需求,持續夯實網絡基礎,拓展數字化應用,推動行業發展躍上新水平。”高炬說,今年前10月,行業累計完成電信業務總量80.62億元,同比增長21.65%,增速居全國第2位。5G網絡實現了鄉鎮以上全覆蓋,西甯市、海東市率先入選全國“千兆城市”。 據悉,中國移動(青海)高原大數據中心獲評2022年度中國IDC産業綠色算力數據中心、入選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典型案例,中國電信(國家)數字青海綠色大數據中心成爲全國首個100%清潔能源可溯源綠色大數據中心,中國聯通(青海)三江源國家大數據基地獲國家A級認證,行業爲青海發揮綠色零碳優勢,主動融入“東數西算”國家布局,成爲“東數西算”的重要承載地提供了有力支撐,也不斷拓展青海數字經濟空間。今年前10月,該省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雲計算新興業務收入11.62億元,同比增長31.7%,呈現快速發展趨勢。 “青海移動将持續做強綠色大數據産業鏈,切實發揮‘共鏈鏈長’牽引作用,推進‘算網強基’‘産業融合’‘産品雁陣’‘共鏈融創’四大計劃,構建多要素聯動、多鏈條融通、多主體協同的青海綠色大數據發展共鏈新生态,支撐青海持續融入'東數西算’戰略,促進青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檔加速。”胡波說。(完) 責任編輯:共工社 |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