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知識産權國際治理論壇:探索知識産權治理新實踐
中新網杭州11月24日電(張煜歡 郭天奇)11月24日,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數字經濟知識産權國際治理論壇在杭州舉行,論壇圍繞“數字環境下的知識産權治理”主題,推動知識産權國際交流合作,提升數字經濟知識産權保護國際水準。 論壇現場。郭天奇 攝 保護知識産權就是保護創新。據悉,2022年,中國專利申請量約160萬件,居世界第一;截至今年6月,中國有效發明專利量累計達到456.8萬件。 論壇現場,國家知識産權局專利局副局長、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介紹,近年來,國家知識産權局正在加快探索數據知識産權保護規則,積極開展數據知識産權保護規則研究和試點工作,并取得顯著成效。其中浙江省不斷深化數據知識産權制度改革,率先上線數據知識産權登記平台,制定出台登記辦法,系統構建集存證公證、登記服務、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和權益保護于一體的數據知識産權保護規則,加速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爲數據要素市場化高效配置和賦能實體經濟貢獻了浙江方案。 記者了解到,2021年以來,浙江省堅持以數字化改革爲引領,将數字化貫穿于知識産權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縱深推進知識産權治理整體性變革、系統性重塑。 例如浙江省知識産權局協同16個部門,打造數字化集成式公共服務平台,于2021年4月26日建成上線“浙江知識産權在線”數字化應用,建成“一窗口統辦”“一平台交易”“一鏈條保護”“一站式管理”“一體化服務”五大場景,實現知識産權注冊登記一網辦理、轉化運用一體實現、維權保護一鏈貫通、政策信息一屏掌握,目前累計注冊用戶20.4萬戶,服務企業692萬家次。 此外,浙江還先後建成“版權橋”“科技成果轉化在線”“智慧浙裏存”“法護知産”“知識産權智保”“花樣版權數治”等一批數字化應用,數字化改革形成多點突破、整體推進态勢,有力推動知識産權治理效能叠代躍升。 在論壇現場,杭州市濱江區、深圳市福田區圍繞國家知識産權服務出口基地建設作經驗分享。記者了解到,知識産權服務出口基地的建設,助力搭建起國際技術轉移服務樞紐,打通了對外知識産權信息服務通道,提升中國知識産權服務國際競争力,進一步讓知識産權的能量在經濟循環中充分湧流。 論壇現場,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還分别圍繞“數字經濟知識産權司法保護”“數字經濟背景下标準必要專利的發展趨勢”等主題作主旨演講。演講圍繞數字技術催生的新領域新技術新業态,聚焦前沿和熱點問題,深入研究分析,提出建設意見,爲加強數字經濟領域知識産權保護和治理提供有益的參考借鑒。(完) 責任編輯:共工社 |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