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移動新媒體

個貸不良率激增,蘇州銀行被投資者問住了?

2024-10-15 3246 來源:共工新聞網
9月25日和9月30日,相繼有投資者到蘇州銀行采訪調研,了解蘇州銀行的發展狀況。

其中,有投資者詢問蘇州銀行如何應對個人經營貸抵質押物價值下跌可能産生的風險,而蘇州銀行對此回複稱,本行主動加強個人經營貸客戶的風險管控,注重對客戶資信、生産經營及還款穩定性的持續監測,加強對經營主體、借款人經營情況、财務狀況、資産負債情況的跟蹤分析,持續關注第一還款來源的穩定性。對于第一還款來源不足的,及時采取追加擔保、逐步壓降授信金額等方式防範風險。抵質押物作爲第二還款來源,是風險緩釋的重要手段,本行持續加強對抵質押物價值的跟蹤監測,綜合第一還款來源情況分析整體業務風險,加強相關業務的跟蹤監測和檢查頻率,積極化解客戶潛在風險。  

蘇州銀行并未直接回答投資者的提問,而是整體講述了蘇州銀行對個人經營貸客戶的風險管控政策。事實上,該投資者的提問恰好切中了蘇州銀行發展經營的一個痛點。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蘇州銀行不良率爲0.84%,與年初持平。但是從貸款構成來看,蘇州銀行的資産質量分線是。其中,次級類貸款從2023年同期的11.95億元下降至5.89億元,在貸款中的占比從0.41%下降至0.18%;可疑類貸款從3.19億元上升至11.06億元,占比從2023年同期的0.11%大幅上升至0.34%。

而從貸款種類來看,截至2024年6月末,蘇州銀行的公司貸款不良率0.64%,較上年末下降0.11個百分點。但是個人貸款的不良率卻從年初的1.02%上升至1.33%,其中,個人經營貸款的不良貸款餘額增長了6.61億元,不良率從1.51%大幅上升至2.27%,是蘇州銀行所有類型貸款中不良率最高的。

該投資者之所以關注個人經營貸抵質押物價值下跌的風險或許正是因爲該類貸款的不良率大幅上升,對蘇州銀行能否收回貸款表示擔憂。

不僅如此,蘇州銀行的業績表現也存在隐患。2024年上半年,蘇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63.88億元,同比增長1.88%;實現歸母淨利潤29.53億元,同比增長12.1%。

自2020年以來,蘇州銀行的營收增長速度就跌破10%,到2023年更是下滑至0.88%,蘇州銀行進入了低速發展期,部分原因與銀行業整體萎靡有關,淨息差下行導緻銀行創收困難。

不過即便如此,蘇州銀行此前利息淨收入還是保持了若幹年的正增長,但是在2024年上半年卻出現了下滑。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内蘇州銀行實現實現利息淨收入41.50億元,同比下降3.04%;實現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6.74億元,同比下滑19.95%。

蘇州銀行盡管兩大主要業務下滑,營收和淨利潤卻能實現正增長,主要是因爲投資收益的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增加,以及信用減值損失下調。2024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内蘇州銀行的投資收益爲11.82億元,同比增長19.04%;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爲3.2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3849.06%;信用減值損失爲4.99億元,同比大幅下降45.74%。但是,這也導緻外界懷疑蘇州銀行存在調節淨利潤的嫌疑。

此外,蘇州銀行近幾年頻繁的人事變動也引發了外界對蘇州銀行長遠發展的擔憂。據統計,2022年蘇州銀行高管發生了27次人事變動,2023年發生35次人事變動,2024年以來發生了10次人事變動。據悉,自2023年以來,蘇州銀行的高層領導僅副行長李偉一人未發生變更,但是已經不再兼任董秘,該行董事長、行長、監事會主席、其餘三名副行長、董秘和行助均已經完成更換。

有評論指出,管理層的頻繁變更并不利于銀行的長期穩健經營。

不過,蘇州銀行的股東還是對該行有信心。10月10日,蘇州銀行發布公告稱,收到本行第一大股東蘇州國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通知,國發集團于2024年9月19日至2024年10月8日期間通過二級市場合計增持該行股票14,775,212股,占截至2024年9月30日本行總股本的0.40%。

責任編輯:李欣桐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

Copyright 2015-2025 國際标準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聞編輯部 聯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聞社有限公司 主辦:共工新聞社新媒體中心

關注X(原推特)


海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