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李立婷 長沙報道
近年來,湖南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将非洲作爲拓展對外開放發展新空間的重要夥伴。湖南擁有産業門類齊全、優勢産業突出、發展水平契合非洲需求的優勢,而随着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長期落戶,中非經貿合作的巨輪從湘江之濱開啓了新航程。
長沙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湖南對非洲進出口總額270.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4.5%。
在南非約翰内斯堡米德蘭地區,你可以看到一台帶有中聯重科标識的起重機正在緊張作業;在科特迪瓦,不管在城市還是農村都可看到威勝計量電表……在非洲廣袤大地之上,處處可見湖南湘江新區企業的身影,新區企業與非洲企業在雙方貿易交流與發展中,早已結下深厚的淵源。
“非”同尋常
隻身踏入異國之旅
身處兩塊不同的大陸、相隔整個印度洋……中國和非洲的合作卻日益緊密,友誼日久彌新。這個由54個國家組成的非洲大陸,在大多數人眼中是神秘的。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帶着這份神秘感,走進了這片廣袤大地,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2008年,剛畢業不久的雷亭就作爲中聯重科海外公司員工,開啓了長達10年的異國之旅。
“華人華僑、非洲當地青年人才非常多,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涉及基礎設施建設、翻譯、會計等多個領域。”雷亭當時就在想,是否能夠聯合這群中非專業領域人才,搭建一個能實現中非雙邊優質資源互聯互通的基地,進而促進中非貿易投資、人才就業、資源整合等方面的合作?
2018年回長沙後的他,創辦了湖南駐外之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過連接駐非人才和當地機構,以線上與線下結合的方式,搭建了駐外之家中非經貿綜合服務平台。截至目前,駐外之家已爲逾2000家企業提供貿易、投資、對接、咨詢及人才等服務,涉及領域有農業、電子信息、機械制造、新能源、健康醫療等多個行業。據統計,駐外之家線上平台已擁有超過十四萬名駐非中高端人才進駐。
“不斷前行,無問西東。”2014年,還在華爲就職的楊濤放棄百萬年薪,在東非肯尼亞首都内羅畢創辦Kilimall電商平台,開始了艱苦的創業之路。楊濤等人通過深入了解中非文化與消費觀念差異,組建并經營管理本地化團隊,成立附屬物流企業和支付結算平台。Kilimall成爲外籍員工占比達70%以上的非洲第一大電商平台。
2018年,楊濤将Kilimall總部搬回家鄉,在新區創立非拓信息。他說,這是一名湖南人的使命所在,也是對長沙營商環境的充分信任。
“落戶新區後,非拓信息在辦公場地、融資貸款等方面享受了很多便利。充沛的人才供給和積極的城市活力,讓團隊成員很快就能安居樂業,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和事業當中。”楊濤介紹,中非經貿博覽會永久落戶長沙,讓長沙成爲對非深度合作的先行區,對非人才、資源等各個方面都在不斷向長沙聚集,希望Kilimall成爲非洲第一電商平台,助力湖南成爲中非經貿中心。
正因爲有這樣一群人,敢于探索,将中國優質産品推向非洲市場,将非洲産品引入中國,搭建起雙邊貿易交流的橋梁,新區才有底氣盡情爲中非青年搭建平等對話、結伴同行、施展才華的舞台。
“非”長情深
雙向奔赴結出碩果
在“一帶一路”倡議和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中國與非洲國家共同實施“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九項工程”,帶動非洲國家基礎設施加快互聯互通,中非經貿往來日益密切、貿易規模穩步擴大。
新區立足在工程機械、電子商務、基礎設施、醫藥健康等産業優勢,面向一批非洲重點國家,支持企業和青年制定可落地、可實施的合作方案。
早在2015年3月,新區率先推出中南地區第一家國際科技商務平台——國際科技商務平台,開啓了外資經濟發展的創新和探索。在打造内陸改革開放高地的過程中,新區形成了以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國際科技商務平台、長沙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爲核心,以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爲輔的對外交流有效橋梁。
中非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依托湖南湘江新區國際科技商務平台既有對非合作資源網絡,引進了中非商事機構、對非合作重點企業、中非高層次人才及項目,提供從信息對接到項目落地等專業服務。“目前,基地總部設在湖南湘江新區國際科技商務平台,并在阿爾及利亞、贊比亞、坦桑尼亞等國設有當地辦事處,已孵化非洲國家幹辣椒、咖啡豆、芝麻、花生、辣椒、腰果等非資源性産品進口項目。其中非洲咖啡豆、幹辣椒等産品在湖南相關行業領域已進入第一梯隊。”湖南湘江新區商務和市場監管局三級調研員、對外科技交流中心主任李唯敏介紹,目前已有來自阿爾及利亞、埃及、盧旺達、肯尼亞等多個國家的創業項目入駐基地總部。
将鏡頭轉向在ZLT公司已工作15年的服務工程師弗蘭斯·威廉姆森,他與中聯重科研發的汽車起重機是“老搭檔”。他回憶:“這台設備,客戶原以爲最多5年就會被淘汰,沒想到用到現在。”
2007年,南非ZLT起重機公司創始人羅伯特·庫克在仔細對比多個工程機械品牌後,最終選擇從中聯重科購買3台起重機。這3台“老當益壯”的起重機,成爲“中國制造”可靠質量的無聲“代言人”,也是湖南工程機械走進非洲的最佳“見證者”。羅伯特·庫克介紹,這些年,公司售出的330餘台中聯重科設備,有許多參與了南非世界杯賽主體育場、南非庫西萊發電廠等重大工程建設。
“量身訂制”産品,滿足本地需求。在“高原水鄉”烏幹達,如果麥收季節遇到下雨,沒有及時收割,會導緻水稻爛在地裏,造成糧食浪費。2019年起,中聯重科水稻聯合收割機進入烏幹達市場,派駐的服務工程師認真研究當地的氣候、作物生長情況等,進行了20餘項産品改進,同時從産品調試作業到培訓當地機手,全流程手把手進行指導,得到了當地政府和經銷商的高度肯定。
“看好非洲市場,中國工程機械出海變得更加主動。”中聯重科海外公司總經理助理範志德介紹,中聯重科面向非洲,積極搭建從貿易、金融、服務到生産、研發的全産業鏈體系。
“非”同凡響
強大内生動力赢成功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非洲有很多合作,新區企業開拓非洲市場,值得期待。”三諾生物非洲區域銷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三諾生物的血糖儀于2015年年底進入非洲市場,通過與當地醫院以及代理商合作的形式,打開非洲市場。
“我們針對非洲地區各國家經濟水平高低、人均收入不等、人群不同,有針對性地滿足市場需求。”三諾生物非洲區域銷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非洲市場潛力大、開發程度小,醫療環境惡劣,通過三諾生物血糖儀的進入以及開展線下健康培訓活動等形式,可有效幫助當地人提高健康管理意識,解決以及預防糖尿病問題。
作爲新區自己培育的上市企業聖湘生物,近年來,聖湘生物在加納、加蓬等近5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往來合作,從2020年至今,聖湘生物已派遣數十人的青年團隊赴非洲,助力加納、加蓬等多個非洲國家數百家實驗室實現核酸檢測能力從無到有或數倍增長,全面服務非洲國家疫情防控。
以“種”爲媒,隆平高科加速與非洲的農業合作,通過技術交流和培訓的方式,隆平高科已與埃塞俄比亞、塞内加爾等國家開展了長期技術合作項目。
打鐵還需自身硬。新區企業在醫療、農業、工程機械等多維度、多領域,在非洲市場開枝散葉,得益于企業自身強。當下,新區深化與非洲合作,以中非經貿博覽會爲抓手,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奮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九萬裏風鵬正舉,新區與非洲合作将愈發緊密,必将書寫中非合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