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情深系沃土,丹心印江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心裏始終裝着人民,時刻把人民幸福作爲“國之大者”,瞄準“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堅定目标,提出很多創新性思想,作出很多戰略性部署,引領14億多中國人民繪就新時代中國複興畫卷。
爲慶祝中國共産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央視網《繪學習》專欄特推出系列創意特稿《丹心如畫》,與您一起感悟中國共産黨的一片丹心。
繪學習 黨的二十大閉幕一周後,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坦桑尼亞總統哈桑和德國總理朔爾茨先後訪問中國,創下多個“首次”和“第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夥伴關系,緻力于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彙合點。
“志合者,不以山海爲遠。”
南海之濱,創新之城深圳,四十多年來,從中國改革開放的“探路者”發展爲新時代的“示範區”,書寫了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迹。
中亞腹地,千年古城撒馬爾罕,曾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連接起古代中國、波斯和古印度,見證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繁盛時光。
十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後首次離京考察就來到廣東,發出“将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的動員令。第二年,習近平主席踏訪撒馬爾罕,他當時說:“讓我們一起努力,加強兩國友好交往合作,加強兩國文明互鑒對話,共同譜寫絲綢之路各種文明和諧發展新篇章。”
今年9月15日,再次來到撒馬爾罕,習近平主席同烏茲别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會談時,兩國元首就推動中吉烏鐵路早日啓動建設達成共識。
在未來,這條綿延千裏、貫通三國的“鋼鐵巨龍”将成爲中國與中亞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互聯互通、互惠互利的标志性項目。
“相知無遠近,萬裏尚爲鄰。”千年絲路交織古與今,奏響新樂章。
九年前,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先後見證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的提出。
山海爲卷,歲月爲筆,絲路精神爲紐帶,人民福祉爲追求……從總體布局的“大寫意”到精謹細膩的“工筆畫”,黨的十八大以來,以“一帶一路”爲引領,新時代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畫卷越繪越精細。

2022年9月2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丹戎不碌港舉行的運抵儀式上,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在港口卸船。
“嗚——”一聲洪亮悠揚的汽笛聲從遠處傳來。
曆經11天的海上航行,由中國制造的首批雅萬高鐵列車于2022年9月1日運抵印尼雅加達港。這标志着中國與印尼共建“一帶一路”項目——雅萬高鐵建設又取得了新進展。
從雅萬高鐵到蒙内鐵路,從比雷埃夫斯港到海法新港,從中巴經濟走廊到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如今,在相關國家共同努力下,中國按照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重點和空間布局提出的“六廊六路多國多港”互聯互通合作框架已初具規模。
在印尼,13000名當地工人奮戰在雅萬高鐵建設現場;在老撾,先後有600餘名老撾籍學員掌握了中老鐵路機車駕駛、車輛檢修、調度等知識;在希臘,比雷埃夫斯港重煥生機……
幾年前的緬甸皎漂,夜晚還是漆黑一片,“當地人都不願出門”。如今的皎漂,夜晚高層建築燈火通明,道路被一排排路燈照亮,當地人直言,“感謝中緬天然氣管道”;中國車企在南非設廠,帕特裏克·姆布伊作爲雇員接受中國企業的培訓,不僅成長爲熟練技工,一家7口還住進了離工廠不遠的大房子,圓了安居夢……
從天山山麓到裏海之濱,從帕米爾高原到哈薩克草原,越來越多的各國老百姓受惠于“一帶一路”倡議,生活中增添了更多亮色。

中國西安國際港站,8台龍門吊正在同時吊裝來自世界各地的集裝箱。每天,從這裏出發和抵達的中歐班列“長安号”有十餘列,聯通省内外20多座城市和4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截至今年7月底,中歐班列共鋪畫了82條運輸線路,通達歐洲24個國家196個城市,逐步“連點成線”“織線成網”,運輸服務網絡覆蓋了歐洲全境,形成了貫通歐亞大陸的國際運輸大動脈。
河南通過網絡織起一張連接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雲端大網”,一年的跨境電商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如今,不沿邊、不靠海的内陸省份,正成爲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高地,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十年間,我國的自貿區快速向内陸省份覆蓋,已獲批的21個自由貿易區中,超過三分之一來自内陸省份。
…………

“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讓開放的春風溫暖世界!”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一直以海納百川的胸襟爲各國搭台:建設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方位對外開放不斷走向更高質量、更深層次,以實際行動向世界昭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
11月4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五屆進博會上通過“纾、彙、聚、謀”四個關鍵字向世界傳遞中國擴大開放的堅強決心和大國自信,提出“讓中國大市場成爲世界大機遇”。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開放的中國正走在同世界合作共赢、共謀發展的陽光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