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我們這樣一個有着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端牢14億中國人的飯碗

今年是新中國曆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風險挑戰,全國上下衆志成城,防控疫情保春耕,不誤農時抓生産,堅持抗災奪豐收,爲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不利天氣影響,中國糧食産量創曆史最高水平,達到13390億斤,連續六年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

今年豐收來之不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長江流域嚴重洪澇災害、東北地區連續台風侵襲給糧食和農業生産帶來挑戰。十幾億人口要吃飯,這是我國最大的國情。2月25日,在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正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全國春季農業生産會提前一個月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确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一手抓防控,一手保豐收。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将化肥、農藥納入生活物資保障範圍,列入複産複工重點名單,點對點保供,打通春耕春管農資堵點。國家小麥、水稻、玉米産業技術體系的285個專家團隊、51萬名基層農技人員在線解答,發布視頻,及時破解技術難題。中央投入45億元,支持29個省份4500萬畝土地開展生産托管服務,化解小農戶春耕缺人手、缺農機等燃眉之急。主産區也扛穩糧食安全重任。一系列超常規舉措環環相扣,糧食生産首戰告捷。夏糧産量增長0.9%,達2856億斤,創曆史新高。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端牢14億中國人的飯碗

今年7月,長江流域遭受1998年以來最嚴重洪澇災害,廣大農民、黨員幹部、志願者不分晝夜搶收早稻。保豐收首要是保面積。今年關鍵之舉是增加早稻,農業農村部會同财政部統籌整合農業項目資金40多億元給予強力支持。早稻面積達7126萬畝,增長6.8%。

盡管早稻單産有所下降,但由于面積大幅增加,應收盡收,産量增長3.9%,達546億斤。7月下旬,東北主産區進入秋糧生産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吉林松遼平原,考察糧食生産,了解農業科技研發利用、黑土地保護情況。他指出,我十分關心糧食生産和安全,今年夏糧豐收大局已定,秋糧要争取有好的收成。9月下旬,東北主産區正值秋糧最後成熟期,連續遭受台風侵襲。受益于國家持續不斷改善農田水利設施,以及新品種配套适用技術,災害影響總體較小,秋糧再獲豐收。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端牢14億中國人的飯碗

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今年,全國新建高标準農田8000萬畝以上;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0.3億畝左右;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啓動,首批試點面積達4606萬畝。今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突破60%,其中,良種對糧食增産貢獻率最大,占45%;小麥、水稻、玉米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端牢14億中國人的飯碗

夯實生産基礎,提升綜合産能。在這樣一個疫情與災害疊加的多災之年,我國實現了全年糧食播種面積增加1056萬畝,單産增加0.9公斤,産量增加113億斤的好成績。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來源于: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