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聞7月18日電(朱善永 馮皓)護航鄉村振興,培育發展沃土。哈爾濱市公安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夯實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護航農村可持續發展、關心農民發展需求,推動轄區新時代農村警務工作再上新台階。
強化多元聯動 實現矛盾精準化解
“老王、老李,咱們老村長都說了,蓋房圈起一米地,心裏砌上一堵牆,咱都鄰裏鄰居長大的,爲這點事兒不值啊!”近日,兩名村民因爲修建圍牆發生争吵,南崗分局王崗派出所民警王佰君立即啓動鄉領導門診、派出所司法所共同會診、村委會出診“三診”工作法,組織村委會、老黨員參加調解。期間,詳細講解了《民法典》,老黨員憑借威望和經驗進行勸說,最終促成雙方握手言和。
“調解矛盾,一方面要增強調解方案的科學性,一方面要增強調解方案的權威性。”王佰君說。南崗分局對農村常見矛盾進行精細化調研和分類,并就村内常發的土地糾紛、雜物擺放糾紛、圍牆修葺糾紛,根據法律法規有針對性地拿出合理合法的對策。同時,聯合村委會、治保主任、司法所等基層治理單位,實施基層矛盾化解“三診”工作法,爲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體系打造中樞内核,使“矛盾不上交”的“楓橋經驗”在冰城這片沃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創新工作機制 實現糾紛有效解決
“感謝警察同志,解決了我們多年以來的糾紛!”近日,尚志市公安局亮河派出所民警在入戶走訪時得知,村民馮某和韓某因土地邊界問題産生矛盾,協商多次未能得到有效解決。了解情況後,民警聯合村幹部對兩家土地邊界問題進行細緻研究,查閱了曆史檔案,并現場對土地進行測量。最終,在民警的耐心勸說和精細測量下,終于将兩家土地邊界劃清,促使馮某和韓某握手言和。
尚志市公安局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對近年來矛盾糾紛問題進行分析研判,創新推行“排、化、銷、跟”“四字”工作法,推動矛盾糾紛廣泛排查、多元化解、移送銷号、跟蹤問效工作流程,把公安工作延伸到農村各個角落,打通服務群衆的“最後一公裏”。社區民警以“14+N”微信群爲依托,組織群防群治力量,通過各行各業的群組挖掘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糾紛線索。充分運用“四所一庭”工作機制,組織社區民警、村幹部、律師、司法所工作人員聯合對矛盾糾紛進行有效化解。經過積極調解後,針對特殊原因暫時不能化解的矛盾糾紛及時移送至相關職能部門,對已化解的矛盾問題,由社區民警進行定期回訪、跟蹤問效,确保矛盾糾紛得到徹底化解。
深化警務工作 實現調解有法可依
“有警察在是真好,要不我們誰也不明白該咋辦?!”近日,五常市西郊村兩戶人家因一塊土地的使用權争執不下。五常市公安局啓智派出所民警迅速到達現場了解情況,他們沒有急于作出判斷,而是先耐心聽取了雙方的陳述,了解了矛盾的根源。
“任何糾紛都應通過合法途徑解決,暴力沖突隻會讓問題更加複雜。”在調解過程中,民警結合了雙方當事人的性格特點,并運用了法律知識,進行了有針對性地調解。經過多次耐心細緻地調解,促成雙方最終達成和解。
鄰裏關系不和、家庭瑣事這些看似是小事兒,卻往往能引發大的沖突。五常市公安局以深化農村警務工作爲契機,有效化解了一系列農村矛盾糾紛,爲鄉村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和諧穩定的基礎,展現了新時代公安機關的高效與擔當。
作者:朱善永 馮皓
供圖:哈爾濱市公安局新聞宣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