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疆電(李哲清 楊禮文 阿迪力·阿蔔來提)行業瞄得準,生财道更穩。千百年前,“古絲綢之路”上的溫宿縣,曾是商旅駝隊往來的必經之路。近年來,随着駝産業的發展,被譽爲“沙漠軟黃金”的駝奶、富含優質蛋白質低膽固醇的駝肉在市場上走俏,駝絨制成的服裝、被子因質地輕薄、保暖性好廣受消費者歡迎,駱駝養殖戶們迎來了“春天”,越來越多的人邁入這一行列,讓“絲綢之路”再傳駝鈴聲聲。
溫宿縣駱駝養殖主要集中在博孜墩柯爾克孜族鄉、吐木秀克鎮、柯柯牙鎮等山區牧場。4月6日,記者來到溫宿縣吐木秀克鎮新疆寶駝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的駱駝養殖基地看到,一群駱駝個個高聳着兩個駝峰,光亮的皮毛,膘肥體壯。總經理吐爾洪·尼紮買提正忙着給棚圈裏的駱駝投喂草料。看着駱駝“大快朵頤”享受“美食”,吐爾洪·尼紮買提的笑容就像寵溺地看着自家“孩子”的“父親”。
據共工新聞記者了解,2020年前吐爾洪·尼紮買提還是阿瓦提縣拜什艾日克鎮中學的一名有正式編制的教師。爲了能讓年邁多病父母安度晚年,看好駱駝養殖成本低、耐粗飼、抗病性強,尤其是駝奶營養豐富、市場回報率高的前景的他,決定辭職,回到托木爾峰腳下開始飼養駱駝。當年,他從内蒙古、阿勒泰、昌吉引進25峰駱駝,第二年又引進了30峰駱駝,這幾年養殖規模不斷壯大。
新疆寶駝牧業有限公司帶動村裏駱駝養殖的強勁發展。艾合買提·尼牙孜等12戶村民緊跟公司步伐,每家從2021年開始養殖10-150峰駱駝不等,開始端起駱駝産業的“金飯碗”。
溫宿縣駱駝養殖現在已朝企業化、标準化、集約化方向發展,依靠“企業+合作社+農戶”已開始進行集中養殖或托養。目前,僅吐木秀克鎮駱駝已達3000餘峰,每年純利潤在1500萬元以上,昔日的“沙漠之舟”正“馱載”着牧民在好日子的寬廣大道上奔跑,駝鈴聲聲奏響富裕“奮進曲”。
作者:李哲清 楊禮文 阿迪力·阿蔔來提
供稿:新疆溫宿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