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下午,農耕文化保護傳承培訓班暨鄉村文化振興座談會在廣東省潮州市舉行。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省委農辦常務副主任,省鄉村振興局常務副局長黎明在會上指出,傳統農耕文化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密碼,又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源泉。中國式現代化是根植于古老文明的現代化,作爲全國經濟第一大省、人口第一大省,擁有1.5億實時人口的廣東要全國走在前列。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副書記,省委農辦常務副主任,省鄉村振興局常務副局長黎明(右三)在會上發言。
“鄉村文化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培根鑄魂工程,要抓緊、抓實、抓好。”黎明表示,近年來,廣東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紮實推進鄉村文化高質量發展。
黎明在會上介紹了廣東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有關經驗做法。一是強化政策引領。把強化新時代嶺南特色鄉風文明建設寫進省委、省政府相關文件中,将文化建設納入駐鎮幫鎮扶村幫扶任務。二是推動文化賦能。發展“貢品四海納、橘香萬裏揚”的橘紅産業;将傳承人工作室、傳習中心、展示館、博物館等串珠成鏈,打造非遺主題旅遊線路;改造建設一批農耕文化博物館、打造一批農事節慶品牌;佛山市南海區、廣州市從化區、清遠市連州市獲批爲全國首批文化産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工作單位。三是打造文化品牌。精心打造“千年瑤寨”,推動瑤族優秀鄉土文化傳承;創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區)11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42個,向全國推介27條鄉村休閑精品線路;創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167個、示範點438個;推出10條全省紅色旅遊精品線路,3條線路入選國家“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線路”;四是夯實數字鄉村。啓動美荔聯盟“田頭小站”建設,科技賦能,破解荔枝冷鮮“最初一公裏”難題;打造數字直播帶貨的鄉村文化發展模式,推動“菠蘿的海”變“數字大海”。五是“撬動”鄉村治理。出台《廣東省文明行爲促進條例》,廣泛開展“四個一”活動,破除人情攀比、鋪張浪費、薄養厚葬、封建迷信等不良習俗。
“本次會議,潮州市展演了特色民俗文化活動和非物質文化遺産,很好的表現了潮汕文化,爲大家了解嶺南文化提供了樣本。”黎明說,當前廣東正按照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百千萬工程”工作安排,紮實推進鄉村文化高質量發展,奮力實現鄉村振興,“歡迎來廣東指導交流鄉村文化,共同開創鄉村文化振興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