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7月28日电 7月5日,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承建的牡丹江市太平路下穿隧道中修项目恢复通车,较计划工期提前20天。
该项目全长1.28公里,太平路隧道长812米,维修主要内容为隧道综合治水。
牡丹江因铁路分割南北的历史问题,长期依赖虹云桥、东光立交桥等少数通道,早晚高峰拥堵严重,成为市民出行痛点。太平路隧道作为城市中轴线,以1.28公里双向四车道的地下通道横穿火车站,实现南北太平路的直连贯通,形成“地下隧道+地上桥梁”立体路网。通车后,车辆无需绕行虹云桥,直接分流30%以上跨铁路车流,显著缩短通勤时间,降低市民出行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隧道的封闭使中心地区及周边交通压力大大增加,隧道通车刻不容缓。隧道内渗水点较多,且随着原漏点的封堵被困住的水会流向其他缝隙,从而新增漏点,施工难度极大。项目团队采用新型治水材料,对于漏点“边查边堵”,通过科学统筹、精细化管理,各工序有序衔接,项目最终提前通车,展示了央企的实力与担当。
共工新闻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共工新闻”或“来源:共工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共工新闻(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共工新闻”或“来源:共工新闻”。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共工新闻”及/或标有“共工新闻”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共工新闻记者XXX摄”或“共工新闻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共工新闻)”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总机:00852 2583 2105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邮箱联系共工新闻社:zhidaoribao@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