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7月28日电 近日,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在天津组织召开《公路水运工程机制砂混凝土技术规程》(DB 21/T 3826-2023)科技成果评价会。由中交一航局三公司协同信德检测公司、辽宁省交通运输事务服务中心、大连港湾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该规程,经评价委员会严格审核,顺利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评价环节中,委员会听取项目组汇报、细致审阅资料后,认定申报材料完整详实,符合评价要求。该规程融合项目实践经验与试验数据,广泛吸纳行业意见,内容全面、结构合理、技术规定精准。创新提出残留絮凝剂检测等要点,已取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3篇科技论文,技术突破获权威认可。
在工程应用上,该规程深化了机制砂及机制砂混凝土应用,为相关检测提供有效指导,已在大连湾海底隧道、大连恒力石化码头建造等项目落地。实践验证其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显著,经综合评价达国际先进水平,推广前景广阔。
随着规程进一步推广,预计将在更多公路水运工程中发力,持续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技术动能,引领机制砂混凝土技术迈向新高度,助力公路水运工程建设提质升级。
共工新闻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共工新闻”或“来源:共工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共工新闻(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共工新闻”或“来源:共工新闻”。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共工新闻”及/或标有“共工新闻”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共工新闻记者XXX摄”或“共工新闻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共工新闻)”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总机:00852 2583 2105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邮箱联系共工新闻社:zhidaoribao@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