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是中國也是陶瓷,所以“瓷國”就是中國,完成一件完美白瓷作品并非易事,須成套體系和完整産業鏈,當然更需要的是最具特色的藝術家個人造詣和經驗。
制作難度極高的胡服騎射,到底經過了怎樣的制作才能燒出如此潔白、細膩、透亮的白瓷?
本作品白瓷泥料選用優質高嶺土,經沉澱錘煉成泥,作者蔡國海大師熟練掌握輪制拉坯法和高超的修坯技藝,保證在坯胎階段造型幹淨利索,厚薄得當,使得胎體工整、薄而透明,而科學的釉料配比方法和高溫還原燒制技法也使得作品燒制成功變的更爲難得,最終經高溫燒制成瓷。
本作品制作過程難度極高,體現出的不僅僅是工藝美術美,融合了傳統文化的精神藝術美,更是承載了中國民族文化的精神結晶。
作品設計說明: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邯鄲标志性故事,具有濃厚的文化意義。此白瓷作品,是騎馬主題雕塑,整體氣勢宏偉,精巧非常,自然聯想到趙武靈王爲國家強大,勇于胡服騎射改革,突出了趙武靈王的創新形象,更可以透過作品,了解騎射的曆史文化,看到燕趙大地銳意改革、重信尚義、憂國憂民的正氣和責任感,并塑造和影響着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和價值取向,給人以極深的印象和強烈震撼。
作品曆史發展: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出自《資治通鑒》,主要介紹了趙武靈王爲了國家的強大,進行胡服騎射改革的故事,故事主要圍繞趙武靈王與重臣公子成之間的争論展開,主要通過兩個方面的言論表現趙武靈王注重實用、勇于改革的形象。
在強國發展的現在,再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具有多方面的曆史文化意義。它揭開了我國古代戰争史上由車戰轉變爲“騎射”的重要一頁;體現了古代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同時也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場改革。趙武靈王勇于變革、堅持變革的精神和智慧,今天看來,尤其值得肯定,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