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0月29日电  黄浦江畔的晨曦中,中交一航局一公司第七项目部经理王贺翻开荣誉册,30余项省部级奖项见证着这支团队16年的深耕。从S32公路的沥青摊铺到崇明环岛防汛堤的混凝土浇筑,从世博会的交通枢纽到进博会的物流通道,这支“水陆兼备”的铁军以品质为信仰,在上海这片建设热土上刻下中交一航建设者的匠心印记。
“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是策划出来的。”这是第七项目部坚守的信条。每项工程开工前,团队即启动质量创优规划,根据工程体量结构定制目标,对标奖项标准编制策划书,成立质量领导小组和创优专班。他们制定技术质量管理办法、内部安全质量互检制度等,将质量控制流程植入项目基因。专职质量管理员如同“工程医生”,每日巡查评估体系运行,确保每个环节精准落地。
面对行业转型,团队将年度攻关作为技术跃升的引擎。年初针对钢板桩打设、围堰施工等难点制定专项计划,通过工艺比选会优中选优。首件制成为质量样板,项目总工全程督导首段施工,形成作业指导书和复盘总结,为后续作业立标打样。更创新五级验收制,从工人自检到总工终验,每个分项需经5人签认,如同精密仪器般层层把关。
基于PDCA循环,项目团队构建“智慧+人文”双驱动模式,他们还积极对接上海市政协会,引入BIM技术、构件二维码追溯系统,实现工序全周期可溯源。重点工序影像资料责任到人,确保资料链完整可靠。这种开放融合的态度,使团队持续吸收行业前沿经验,保持质量管理生命力。
G228公路与崇明防汛堤两项“上海品质工程”奖,正是对这套体系的最佳印证。项目经理王贺表示:“我们将以水陆双栖的专业能力,继续书写品质传奇。”这支团队用行动证明,真正的品质,源于体系化的坚守与与时俱进的创新。
 
共工新闻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共工新闻”或“来源:共工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共工新闻(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共工新闻”或“来源:共工新闻”。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共工新闻”及/或标有“共工新闻”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共工新闻记者XXX摄”或“共工新闻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共工新闻)”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总机:00852 2583 2105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邮箱联系共工新闻社:zhidaoribao@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