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經濟導報網訊】

【編者按】:在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中國軍網、軍報客戶端同步推出“激蕩靈魂的聲音——經典抗戰歌曲回眸”專題。其中,《神聖旋律》一曲尤為引人注目,令人耳目一新。《義勇軍進行曲》作為每一位中國人心中最激昂、最熾熱、也最催人奮進的旋律,既是國家的象征,也是一代代愛國將士的戰歌與精神號角。《神聖旋律》不愧為一部優秀作品,語言生動冒熱氣接地氣引起廣大網民關注點贊,它再次點燃我們胸中的愛國熱血,提醒我們不忘初心、感恩奮進,更激勵我們在新時代的征程中,堅定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這首神聖旋律誕生于抗戰烽火中,每一次唱響都讓人心潮激蕩

《義勇軍進行曲》的曲作者聶耳,安眠在山靈水秀的“彩云之南”。

滇池之濱,西山山間,聶耳墓靜靜坐落在參天古樹環抱中。墓園正前方,立着一座漢白玉聶耳雕像。他身披風衣,雙眉微皺,仿佛又在構思新的作品。凝視墓碑上“人民音樂家聶耳之墓”9個大字,我的耳邊似乎又回響起那激昂旋律。

聶耳,1912年2月出生于昆明。成長在被列強欺凌的舊中國,目睹山河破碎和人民痛苦,他決心用音樂作為武器喚醒社會覺醒。他的音樂夢想,從一開始就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

走進墓旁的聶耳紀念館,一把小提琴舊照吸引了我的目光。棕漆斑駁,面板微裂,琴頸有些磨損,但依然能看出琴的品質不俗。據聶耳日記記載,這是1931年,他在上海買的二手小提琴。講解員介紹,1932年,聶耳與田漢在上海相識。田漢回憶:“聶耳是一個有音樂才能的青年,更難得的他是一個愛國者。”于是,田漢介紹聶耳加入了中國共產党。他們合作了《前進歌》《畢業歌》等佳作。在那個黑暗年代,這些作品如同划破夜空的閃電,照亮了人們奮勇戰斗的路。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義勇軍進行曲》。

聶耳小提琴.jpg

▲聶耳小提琴

1935年,田漢埋頭創作抗日救亡電影《風云兒女》,但剛寫出故事梗概就不幸被捕。接續創作的夏衍來找編導孫师毅,正好遇到聶耳。聶耳強烈要求:“聽說《風云兒女》的結尾有一個主題歌?作曲交給我,我干。”沒等夏衍開口,聶耳就緊緊握住他的手,又重復了一遍:“我干!交給我。”最后,聶耳還加了一句:“田先生一定會同意的。”

拿到歌詞,聶耳如獲至寶,滿懷激情地開始了創作。他幾乎廢寢忘食,夜以繼日,一會兒在桌子上打拍子,一會兒坐在鋼琴前彈琴,一會兒在樓板上不停走動,一會兒又高聲唱起來……

在作曲過程中,聶耳根據旋律特點,把原詞末尾改為“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聶耳同志的作曲,把這短短的幾句話處理得非常豪壯明快和堅決有力。”田漢評價道。

不畏強暴、無懼犧牲,為挽救民族危亡,前進,前進!這幾個音節看似簡單,卻正表達了抗戰軍民的心聲。在后續修改中,聶耳又將“中國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之“中國民族”改為“中華民族”。一字之改,意義升華。

田漢和聶耳兩位偉大的藝術家,以筆為刀,以曲為號,譜寫了永恒的經典。自《風云兒女》公映后,《義勇軍進行曲》迅速流傳開來,奏響挽救民族危機的最強音。

新生的進行曲,如一條大河沖破冰封的嚴寒,如滾滾春雷打破山河的寧靜。

“抗戰以來,文藝中最勇猛前進的,要算音樂……只有音樂,普遍于全體民眾,像血液周流于全身一樣。”文化名家豐子愷在《談抗戰歌曲》中寫道:“在沿途各地逗留時,抗戰歌曲不絕于耳。連荒山中的三家村也有‘起來,起來’‘前進,前進’的聲音出自村夫牧童之口。都市里自不必說,長沙的湖南婆婆,漢口的湖北車夫,都能唱‘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跟豐子愷的記述相呼應的,是著名記者愛潑斯坦的回憶。1938年,台兒莊大捷,他目睹中國官兵高唱《義勇軍進行曲》、冒着日軍炮火沖鋒的情景,深受震撼。他寫道:“這首激動人心的歌曲,使舉國奮起,眾志成城……”

《義勇軍進行曲》還突破國界,被更多人唱響。在緬甸,中國遠征軍先頭部隊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軍歌,士兵們在訓練和作戰中高唱此曲以凝聚士氣。馬來西亞的一支抗日游擊隊將其改編為戰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義勇軍進行曲》被選入反法西斯盟軍凱旋的曲目。

《義勇軍進行曲》的影寫譜.jpg

▲《義勇軍進行曲》的影寫譜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確定《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10月1日,開國大典,《義勇軍進行曲》那雄壯的旋律,在天安門廣場響起。1982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全體會議確定《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這是每個中華兒女心中的神聖旋律。無論戰爭年代抑或和平時期,無論山高水遠抑或順暢坦途,無論在何時何地唱起,它總能震撼人心,總會带來力量。這便是歷久彌新的藝術經典,這便是融入血脈的精神基因。

《義勇軍進行曲》手稿、萬里長城、抗日救亡運動和田漢寫下的祭奠詩……細細瀏覽聶耳墓后那氣勢磅礴的大型浮雕牆,一幕幕畫面,撞擊着心靈。聶耳墓園,形如月琴。墓前依次擺着隱喻音階的7個環形花環。秋風簌簌,攪動叢林樹葉沙沙作響。告別西山之際,我再次回眸,只見墓前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紅得醒目耀眼。熟悉的旋律又一次在我耳畔響起,天地間,仿佛正有金色的音符在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