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机械分公司主营设备管理与机械施工,但随着行业变革,传统业务逐渐萎缩。面对生存压力,公司启动专业分公司改革,将混凝土运维作为新赛道。经理高小东在动员会上坦言:“我们要接管亚洲最大拌和工厂,这是挑战更是机遇。”尽管团队初期存在“经验较少”的顾虑,但党员干部带头转型,系统分析现有技能与拌和运维的关联点,打破延续数十年的工作模式。
分公司党支部联动公司总部,引进拥有16年拌和站管理经验的技术骨干刘景超。他深入班组一线,将复杂运维流程拆解为可操作模块:从骨料配比到设备维护,从安全生产到效率优化。修理工、机务员、电工等原有岗位人员迅速重组,形成“老带新、专多能”的团队结构。刘景超常说:“拌和运维不是颠覆,而是现有技能的延伸和整合。”
修理工朱宏研在巡检中发现皮带输送系统磨损严重,但频繁停机影响生产。团队集思广益,结合机械修理专长,在机头机尾加装自适应刮板,通过角度调整实现“以铲代刮”,减少残留砂石磨损。党员机务员刘宗键则发现卸料口冲击损伤问题,创新采用“滑梯式”卸料设计,焊接缓冲钢板,改直落为斜滑,降低冲击力50%,延长设备寿命。
通过精细化运维,团队创下日产1万方、月产22.8万方的行业纪录。更可贵的是,他们总结涵盖设备维护、质量管控、应急处理等全流程的经验手册并进行推广,积极培养核心骨干,并输送到其他项目担任运维负责人,实现“试点一个点,带动一个面”的辐射效应。
如今,机械分公司的转型之路是公司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之一。高小东感慨:“从设备修理到智能运维,我们证明了传统团队也能在新领域绽放光彩。”这座拌和工厂不仅生产着混凝土,更孕育着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







 
 海报分享
海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