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至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此次访问不仅深化了中国与这三个东盟重要成员国之间的传统友谊,还开启了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及区域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全新篇章,对于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周边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本期节目,特邀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探讨此次访问中达成的关键共识,以及对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发展的长远影响。

图为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 摄影/刘桢珂

【访谈文字】:

中国网:许老师您好,欢迎您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

此次出访东南亚,选择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个国家有何特殊的战略考量?在当前中美贸易紧张背景下,这次访问释放了哪些信号,对于区域内的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许利平:习主席今年的外交首访就选择了东南亚,正好是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之后的首访,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周边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来,东南亚是我们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这三个国家在我们周边外交中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越南、马来西亚,还是柬埔寨,跟中国的关系都非常深厚。

习主席通过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进一步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这一次与马来西亚的关系提升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中柬命运共同体又注入了新的内涵——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这次习主席的访问都是围绕着构建更加紧密的周边命运共同体来展开的,进一步体现了在地区合作中。

中国网:我们知道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也是中越人文交流年。您如何评价这些年来中越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些年来高层互访频繁的现象。

许利平:我们知道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也是中越人文交流年。所以,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性契机。在这个历史性时刻,中越可以进一步继往开来,进一步来推动中越未来的发展。

75年来,中越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通常所说的就是“同志+兄弟”,具有非常深厚的情谊。特别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相互支持。今年是越南共产党建党95周年,去年苏林总书记作为当任总书记首访选择中国,并且第一站去了广州。那个行程非常具有深意,因为广州是越南当时的共产党前身,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实际上,像这样的地方在中国有很多,除了广州还有湖南、重庆等,留下了越南早期共产主义分子活动的足迹,包括胡志明主席。所以,这些都体现了中越两党的红色基因的坚强纽带。

新时代以来,中越关系出现了飞跃式发展,习主席在党的十八大以后,这是第四次访问越南,特别是这种两党的最高领导人的互访对中越关系的战略引领,“把舵定航”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次习主席访问也是对去年苏林总书记访问的一次回访,所以,我觉得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务实合作领域,双边贸易额也是达到了历史的高度;还有人文交流,也呈现出很多的“软明星”,接地气的人文交流品牌的项目。

总而言之,中越的这75年,彰显了两国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态势。

图为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做客中国网演播室 摄影/刘桢珂

中国网:4月15日,中越发布关于持续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在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背景下,中越两国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越南“两廊一圈”框架的对接来深化战略合作?

许利平:如何推动“一带一路”与越南提出来的“两廊一圈”的战略对接,我觉得是非常的重要的。

在这次具体的合作领域,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建立了中越铁路合作双边委员会,这是铁路的一个机制化合作,我觉得这一点显得非常重要。因为这次联合声明里面就中越跨境铁路合作,达成了具体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在这个新的铁路合作机制下,更好地来推进互联互通。“一带一路”的重点和落脚点就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如何深化合作,我觉得互联互通现在尤其的重要。这是硬件的互联互通。

软件上的互联互通,这一次在双方的联合声明也好,两国两党的领导人的会谈中也提到了,就是推动智慧口岸的合作。智慧口岸我个人认为它更多的是软联通。今年将要启动一个合作,也就是说一旦这个智慧口岸建成以后,45秒就可以完成货物的通关,这个就是软件上要打通。还有人文交流也是软联通。 所以,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框架下,推动战略的对接,推动硬件的互联互通、软件的互联互通,还有人文交流的软联通,这都是未来进一步深化的方向。

中国网:越南已经连续8年成为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在过去三十多年中,中越贸易额激增了6400倍。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2024年,中越贸易额突破2600亿美元。您认为这种快速增长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未来还有哪些潜力可以挖掘?

许利平:我经常访问越南,我看中国的企业在越南投资也很多,贸易的增长很多是跟中间品贸易相关的。比如说越南的纺织业,最近这些年发展得非常快。但是纺织业,比如说服装的出口,那些高档服装的面料,越南生产不了。这个面料就是中端产品,很多是从中国进口的。很多跨国公司把工厂移到了越南,越南变成最终的一个生产基地,要出口。但是中间品这一块,我觉得它要替代,未来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所以,这就是未来中越合作的潜力,可以进一步提升中间品的贸易。

第二,就是在一些新领域,中越可以进一步来深化和拓展。比如这一次签署了人工智能的合作,就是高科技领域的合作。这种合作就是从传统的刚才我说的这种劳动密集型的服装鞋类,朝技术含量更高的产业来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比如说未来可能不排除芯片,还有高端的电子产品,在这里相互的贸易,我觉得这都是未来中越的贸易增长点。

中国网:4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吉隆坡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本次访问对于深化中马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具有哪些具体意义?双方达成了哪些新的共识或协议?

许利平:这次马来西亚之行,我觉得看点还是蛮多的。正如你说的,就是在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方面也是琢磨了很多。比如在政治层面更多地要进行战略沟通,在安全层面更多地来聚焦机制化合作,这次建立了一个新机制,叫做外交和国防的“2+2”对话机制。这是继中国和印尼的“2+2”对话机制之后,我们在全球建立的第二个合作机制,就体现了中国和马来西亚在战略合作层面、战略安全对话方面还是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的。

在经贸合作层面,特别是刚才你提的“一带一路”合作方面,也有很多新的共识。比如,“两国双园”的升级版。“两国双园”最早是从中国和马来西亚合作开始,现在已经覆盖了中国印尼,中国菲律宾等等,现在要把这种“两国双园”的模式要进一步的升级,我觉得这都是未来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看点。

此外,这一次还聚焦人工智能的合作,同时数字经济这也是一个亮点。据我在马来西亚调研,现在中国的一些数字经济企业把马来西亚作为区域总部,特别是在柔佛这个地方,靠近新加坡。一些数据公司就把区域的数据库放在柔佛,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所以,这一点体现了在数字经济合作方面,马来西亚在整个区域里面的很重要的枢纽作用。这一次也在这方面达成了很多具体化的协议。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和马来西亚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的合作,未来潜力还是蛮大的。

图为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做客中国网演播室 摄影/刘桢珂

中国网:在习近平主席发表的题为《让中马友谊之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的署名文章提到,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并强调要厚载务实合作的压舱石。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马两国在推动务实合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哪些挑战?双方应采取何种策略来共同应对这些挑战,并确保合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许利平:对,因为中国和马来西亚都高举多边主义旗帜,都是自由贸易的获得者和推动者。我们都维护WTO所确定的一些规则和原则,反对单边主义、反对脱钩断链。但是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些共同挑战,这个共同挑战正如刚才你说的,就是全球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势头,对双边的合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今年马来西亚是东盟的主席国,利用东盟主席国的身份,更多地来拓展在RCEP框架下的合作,比如我们做强区域的产业链供应链,来规避“关税风暴”对我们双边乃至多边合作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方面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中国网:4月17日,习近平主席开始对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习主席东南亚之行的最后一站。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关于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的联合声明》。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是对中柬关系的新定位,您如何评价这一定位的提升,未来如何继续落实好新版中柬命运共同体?

许利平:我们知道中国和巴基斯坦叫“巴铁”,中国和柬埔寨叫“柬钢”,像钢铁一样坚硬,并且我们经常说中柬关系是“铁杆友谊”。所以,我觉得全天候的命运共同体,实际上是和“铁杆友谊”一脉相承的,也就是实至名归。所谓“全天候”,全天就是24小时的这种相互支撑、相互帮助,就是说它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比如说在新冠疫情到来的时候,你看洪森前首相逆风而行,访问中国,这是体现了“全天候”的概念。所以我觉得“全天候”更多地体现在,涉及到一些彼此关注的核心利益方面,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我觉得未来这一点会体现得更加明显,也就是说未来中柬命运共同体,更多的还是聚焦着全天候关系的打造,在政治安全方面开展更紧密的合作。

这次我们也注意到,我们和柬埔寨也是建立了外交和国防的“2+2”的战略对话,充分利用战略对话,把全天候的伙伴关系在安全和政治方面要打得更牢更实。

另外在务实合作领域里面,比如中柬之间有“钻石六边”框架。所谓“钻石”我们知道是高品质的,很珍贵的,也就体现了中柬的这种合作是高质量的。六边呢?我们知道六是六六大顺,六就是很顺畅,六边还是有一种很稳定的意思。所以说“钻石六边”框架是未来中柬命运共同体非常重要的一个务实合作、核心的内容。在这个框架下,比如鱼米走廊、工业走廊如何进一步深化,我觉得都是未来中柬要积极去推动。

中国网:习近平主席强调,双方要大力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充实“钻石六边”合作架构,为各自现代化建设注入新动力,中柬双方交换3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涵盖产供链合作、人工智能、发展援助、海关检验检疫、卫生、新闻等领域。这些合作协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哪些?在当前全球供应链面临挑战的情况下,中柬产供链合作将如何提升双方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许利平:我知道这次的合作,第一条就是产供链的合作。可以说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也是中柬合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在当前这种全球的不确定的格局背景下,中柬共建产供链的合作尤其显得重要。因为柬埔寨也和很多的国家签署了这自由贸易的协定,并且双方构建产供链的合作有助于规避单边主义对双方合作产生的影响。

这一次除了产供链的合作以外,农业领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知道柬埔寨也是农业大国,最近这些年柬埔寨很多农产品的包括大米、香蕉、龙眼、芒果,大部分就出口到中国。这个对柬埔寨的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也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体现了双边的互利合作,更多地惠及双边的老百姓,我觉得这一点体现得非常明显。

中国网:合作潜力还是很大。

许利平:另外我觉得除了这以外,这次还有一个新的东西,就是要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因为我们知道平常的丝绸之路有陆地的、有海洋的,但是空中的丝绸之路走廊不多见。

“空中丝绸之路”,实际上也是未来我们和区域国家合作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这次明确了吉隆坡和郑州要建立“空中丝绸之路”。在郑州开辟“空中丝绸之路,它有自己的优势或者经验。最早的话郑州和欧洲的卢森堡就开通了“空中丝绸之路”,开辟“空中丝绸之路”很重要的就是物流运输,那什么才能够匹配“空中丝绸之路”,就是高附加值的产品。因为我们知道在郑州有庞大的富士康的苹果生产基地。比如苹果的最新款的手机下线,第一时间通过这个“空中丝绸之路”,通过郑州航空运到卢森堡,通过卢森堡运到欧洲,乃至全球各地。

所以,未来的“空中丝绸之路”一定是一个高附加值的物流体现,未来我想无论是吉隆坡到郑州,或者说金边到郑州,这种“空中丝绸之路”是未来我们在开展地区合作里面,可能再进一步拓展的重要方向。

中国网:目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圆满结束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的国事访问,这次访问不仅标志着中国与这些国家双边关系的新篇章,同时也是对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整体合作的一次重要推进。访问期间达成的合作协议和共识将怎样促进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及互联互通?

许利平:因为刚才我们也谈到了,这次协议应该说非常的多了。成果涵盖方方面面,有政治的、有经济的、有安全的、有人文的,还有多边的。所以,如何来落实这些成果真正为地区人民造福,真正打造稳定的供应链、产业链,真正推动制度性的进一步的开放,双向的开放,来激活本地区的合作潜力,我觉得显得特别重要。

我觉得关键的、很重要的就是互联互通。互联互通刚才说了,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的落脚点,也是它的重点。比如中越之间的跨境铁路的互联互通,一旦在未来五年积极开通的话,毫无疑问对整个区域的物流,还有人员交往起到非常重要的一个推动作用。我们可以想象,这个铁路一旦开通了,比如从昆明我就可以坐火车,一直可以到泰国,甚至到马来西亚,到新加坡。这个可以说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觉得这种合作是实实在在的,也是惠及双方老百姓的。

另外在人文交流领域,比如我们这一次和马来西亚签订了互免签证的协定。未来我们去马来西亚,“五一”可能会兴起新一波的去马来西亚旅游的高潮。我们现在和好多国家有这种免签的政策,所以未来这种说走就走的旅行就不只是“梦想”了。

所以,未来我想随着习主席这次访问,周边国家就像亲戚一样,会越走越亲近,越走越密切,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双方的贸易会越来越畅通,我们的商品会越来越便宜,价廉物美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工作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因为我们的合作会创造很多的新产业新业态。随着这种制度性的开放更多,中国人可以在泰国开旅行社,甚至开律师事务所。从事中医的,也可以去东南亚开诊所,可以增加很多的就业机会。

所以,这种相互的开放,相互的合作,未来这种空间会越来越广阔。

中国网: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特别是考虑到中美关系以及东盟的战略定位,您认为这次访问对东南亚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有何意义?

许利平:这次习主席访问提到了很多的一个词,就是叫“战略自主”。从这些东南亚国家发展的经验来看,如果说“选边站队”实际上不符合他们自身的利益,“选边站队”在历史上成为他们的一个噩梦。比如说这种单边主义、保守主义的上升,包括关税大棒,如果让他们“选边站队”的话,对他们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他们是难以承受的。

这一次习主席的访问,很重要的就是增强了他们“战略自主”的信心和决心,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更多的确定性和稳定性。我觉得这一点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毕竟我刚才说了签了将近100项协议,这些协议未来还是可以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因为毕竟关税风暴让大家看不到前景到底在哪,看不到未来的方向。

这些协议的签署,让大家看到了前进的方向。我觉得毫无疑问对地区国家的发展是非常的有利的,一定会进一步推动中国和东南亚构建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中国网:好的,感谢许老师分享您的精彩观点。

(本期人员:主编/郑海滨;编导/佟静;摄像/王一辰 刘凯;后期/王一辰;摄影/刘桢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