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鵝潭畔,“文化巨輪”起航;僑鄉古村,荔枝挂果飄香……5月16日至17日,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主辦的“2024年海外華媒看廣東高質量發展”采風活動組織來自五大洲的華文媒體代表走進廣州,在珠江岸邊、村落公園共同感受廣東高質量發展的另一面——文化勃興、綠韻正濃,最是宜業宜居。

  “家鄉文化傳承保護得好,海外僑胞就多了回家的理由”

  五月初,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的開館吸引了大批的市民遊客“打卡”。這個集廣東美術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廣東文學館于一體的重大标志性公共文化設施,外形酷似一艘停泊在珠江岸邊的輪船,寓意着滿載嶺南文化藝術寶盒的巨輪即将揚帆起航。

  16日下午,華媒采風團在大灣區藝術中心先後參觀了廣東美術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館。跟随講解員的腳步,大家不時詢問眼前一項項非遺技藝的做法。

  下午5時許,采風團一行從位于廣州市荔灣區白鵝潭畔三江交彙處的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驅車來到增城區新塘鎮的瓜嶺村。夕陽漸斜,村裏有村民在球場打籃球,河邊有遊客散步遊覽,镬耳牆、石闆路在藍天白雲下悠悠訴說着這座古村的故事。

  這個常住人口800人卻有着3500多名海外僑胞的小村莊,給已在泰國定居的新華雜志執行總編輯袁力炬留下了深刻印象,“家鄉文化傳承保護得好,海外僑胞就多了一個回家來看看的理由,爲我們海外的二代、三代留下家鄉的回憶這一點真的非常重要。”

  從遊客中心出發,代表團一行經過村裏的池塘,路過一座座祠堂和民居,來到村裏著名的“地标”——甯遠碉樓。華媒代表們在甯遠樓前合影,時值荔枝挂滿枝頭,有村民婆婆就在樹下賣荔枝和本地粉蕉,好幾位華媒代表當場買了些品嘗起來。荔枝的香、粉蕉的甜讓大家直呼這就是“鄉愁”的味道。

  離開古色古香的瓜嶺村,華媒采風團又來到了設在廣彙新世界金融中心46樓的廣州東部中心城市展覽館,大家從240米高度眺望俯瞰整個廣州東部中心新塘站樞紐核心區的城市景觀,樓宇林立的天際線讓人難以想象這片土地從前的模樣。

  “田野、小山坡,大片的荔枝林,這是我小時候對增城的印象。”留學生新聞國際部高級顧問呂澤秋從小在廣州長大,後來在日本工作了30多年。想到從前跟随家人坐綠皮火車來增城,來回都要一整天,她當場驚歎增城的變化之大。“那時候的新塘站是個小小車站,現在從新塘站到市區隻要幾十分鍾,放在從前來看真是難以想象。”她也因此對增城、對廣州的發展充滿信心,“廣州、增城區位交通優越,未來的發展可期。”

  “新塘的建設令人欣慰,以前這裏就是小農村,現在已初具現代化的城市面貌。”《美中報導》總編輯禤志文感慨,廣東的高質量發展不僅在經濟和科技創新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還在文化和生态建設方面齊頭并進。他說,“在廣州居住和創業都是不錯的選擇,希望廣東、廣州的未來發展越來越好。”

  “廣東的高質量發展是宜業宜居的高質量發展”

  三角梅、香樟、玉蘭、紅花荷、千年桐,白鹭、夜鹭、黑鸢、褐翅鴉鵑、領鸺鹠、斑頭鸺鹠……17日上午,華媒采風團一行來到位于增城區荔湖街的荔韻公園。這個東臨增江的公園,擁有約30種共2000多株的鄉土樹種,園區聖皇洲島已發現鳥類數十種,豐富的植物和野生動物資源,讓市民實現推窗見綠、開門見景,在滿城綠色中感受“看得見”的幸福感。

  在荔韻公園,來自瑞典的《北歐時報》社長何儒走在隊伍後面,錄下了一段段的蟬聲。“從大灣區藝術中心、瓜嶺村再到荔韻公園,我深刻感受到,廣東的高質量發展不僅已走在前列,更重要的是在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保持了文化的交融和生活的宜居,停下來看一看,這裏處處讓人留戀。”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增城能把本土物種保留下來,也是我們文化自信的表現。”《國際日報》中國事務部副主任伍新雄并非首次參加活動,他直言每次參加調研都有驚喜。“這一路的調研讓我感到,廣東的高質量發展既有‘面包’也有‘鮮花’,是宜業宜居的高質量發展。”

  “廣東的高質量發展不僅是在經濟和科技,更在文化上的勃勃生機,是全面均衡的高質量發展。”夏威夷中文電視台台長何要曾在廣東生活了十幾年,對廣東算是比較了解,但此次也感到自己要學習的地方還是很多,“比如說,原來以爲廣州增城就是荔枝、牛仔,如今這裏已經是舊貌換新顔,展現了新廣州的新景象。一路看到的新景象,也鞭策我們要講好廣東故事,立體傳播廣東聲音。”

  在活動的最後一站——廣州華商學院,華媒代表們遇上創意與設計學院正在展出的2024年畢業季展覽。以“設計增城 文化尋根”爲主題的畢業展覽,用抱枕、明信片、海報、杯墊等各種文創産品诠釋學子們在校期間對增城、對廣州乃至整個廣東的各式非遺文化的理解。

  不少華媒代表在各個展覽小攤前駐足“點贊”,有的還當場掃描二維碼購買了學生的畢業作品。《千島日報》記者潘小娴就對這些學生作品連連稱贊,“高質量發展不僅是經濟上的發展,更要有文化上的發展。學生們對非遺文化的傳承創新,激起了我們内心的漣漪,讓我們有了更多的牽挂,也爲我們此次行程畫上了完滿的句号。”

  在采風活動中,廣州市委統戰部相關負責同志向媒體團介紹了近年來廣州城市建設、曆史文化、商業經濟等方面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的發展規劃,并希望海外華媒朋友能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廣州的經濟社會發展,充分發揮僑界聯系廣泛、融通中外的優勢,繼續講好廣州故事和中國故事。

  廣東省委統戰部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希望海外華媒用當地喜聞樂見的形式,以講故事的生動表達,講好廣東高質量發展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故事,動員更多海外華人參與到廣東高質量發展、“百千萬工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來,共同見證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徐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