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9月12日电(程超、徐贤华)“艾大叔,您家这灯泡都不亮了,我这就给您换个新的!”9月11日上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伯西热克镇派出所民警刚走进一户农家小院,就被老人拉着衣角念叨。看着屋内昏暗的光线,民警立刻从随身工具包里掏出新灯泡,一边握着老人布满皱纹的手安抚,一边熟练地拆卸旧灯座。

这温暖一幕,正是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叶城县伯西热克镇派出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开展“问计于民”大走访活动的生动缩影。为持续擦亮“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品牌,切实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与满意度,当日,派出所精心组织民警、辅警深入辖区街巷、院落、田间等角落,以“访民情、听民声、察民意、话防范”为工作核心,将贴心服务与暖心关怀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

在孤寡老人家中,民警、辅警的关怀细致入微。大家不仅帮老人打扫庭院、整理凌乱内务,还逐个检查家中电器线路、燃气阀门的安全状况,生怕遗漏任何一处隐患。当得知老人种植的葡萄已成熟,却因行动不便面临滞销难题时,大家立刻挽起袖子走进葡萄园,小心翼翼地采摘葡萄。随后,大家纷纷掏出手机,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联系本地水果商等方式,为老人拓宽销售渠道。看着一箱箱葡萄被陆续运走,老人拉着民警的手激动得眼眶泛红:“谢谢你们,帮了我大忙,让我这心里暖乎乎的!”

“老乡,您家里面的人平时骑电动车,可得提醒他把安全头盔戴好,这可是保护头部的‘保命盔’!”交警也加入走访队伍走进农户家中,手里拿着交通安全宣传手册,结合村民日常出行场景开展宣传。看到农户院子里停着农用三轮车,交警特意叮嘱:“农用车可不能载人,要是遇到坑洼路侧翻,车上的人很容易受伤,咱可不能拿安全当玩笑。”针对农村地区常见的无证驾驶、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等问题,交警还结合真实案例,用“拉家常”的方式拆解危害,让村民听得懂、记在心。村民听完后连连点头:“以前总觉得这些事离自己远,听你这么一说才知道有多危险,以后肯定按规矩来!”

走访中,民警还重点开展反诈与禁毒宣传。大家拿着反诈和禁毒宣传彩页,结合近期高发的“冒充客服退款”“虚假投资”等诈骗案例,提醒村民“凡是要求转账汇款的都是骗局,千万别轻信陌生来电和链接”;同时,通过展示仿真毒品模型,讲解毒品对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的严重危害,告诫村民“遇到陌生人推销可疑物品要警惕,发现涉毒线索及时报警,守好自家‘防毒墙’”,不少村民边听边记,进一步强化了大家的防范意识。

针对农村地区常见的邻里矛盾,民警也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村里常遇到的宅基地边界纠纷、农具借用纠纷,看似是小事,但若处理不当,很容易伤了邻里情。”民警向村民们说,“平时跟邻居相处,难免有小摩擦,可不能靠吵架、赌气解决问题。不管是土地归属问题,还是日常相处的矛盾,都得按法律规定来办。依法办事既能彻底化解矛盾,还能保住邻里和睦,日子才能过得顺心踏实。”

伯西热克镇派出所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将“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民警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化解民忧,在一次次上门走访、一回回贴心服务中,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筑牢了基层治理的“安全防线”,为建设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公安力量。

作者:程超、徐贤华

供图:叶城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