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香港4月27日电(高宝玲 陈玉国)“大娘,您好!您家有几口人啊?有没有在外地务工的?周围邻居有没有种‘大烟花’的?认识负责这片辖区的民警吗?我们的社区民警经常入户走访吗?您对公安工作还有什么意见建议?我想听听您的心里话。”
“哎呀!就我老太太一个人过,孩子们都不在身边。辖区治安好,串门都不用锁门。我们可不种‘大烟花’,犯法的事儿咱可不干。再说了,管我们这片的民警总来宣传这事儿,我们这的老百姓都认识他,小伙子不但长得精神嘴还甜,可会唠嗑儿啦,经常能看到他,每个星期差不多能来一两次呢”。
“大娘,我们给您带来了大米和豆油,祝您老人家生活愉快,健康长寿!张大娘拉着局长的手说,你们想得太周到啦!我这老太太真是有福气啊!非常感谢!”这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森林)公安局十八站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金宏斌与辖区一位年近八旬老人的一段情意满满的对话。

迈开步子,沉下身子,方知民情冷暖。原来,为进一步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构建和谐融洽的警民关系,最大限度地了解社情民意,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按照分局会议精神,每名党委班子成员进行辖区包片,实现“家家走访、户户见面”。为此,连日来,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金宏斌带领班子成员开展入户大走访活动,把“服务”送至群众家中,把“温暖”送至群众心里,当好辖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脚步丈量民情,走访守护平安。期间,每到一户,党委班子成员均与群众拉家常、话家事,聊一聊家庭情况、问一问困难需求。从柴米油盐到家长里短,从邻里纠纷到社会治安,认真倾听群众心声民意,耐心解答热点关注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用真心聆听民情,以实干赢得民心。每位班子成员认真听取辖区群众对“打击整治、治安管理、防范宣传、为民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困难和问题认真梳理归类,从点滴小事入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努力当好辖区群众的“服务员”。

走出“安全感”,访出“满意度”。每名班子成员利用走访契机,向辖区群众宣传“诈骗、禁毒、防火”等安全知识。针对近期电信诈骗和罂粟毒品原植物不同阶段的外形特征和辨别技巧进行详细讲解,提醒辖区群众不要轻易接听陌生人的电话和信息,有啥拿不准的事儿就找管片民警,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通过这种模式,目的就是让普法宣传从“课堂”延伸至“家庭”,形成“宣传一个老人、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辖区”的裂变效应。
入户走访,完善民情日记。一直以来,分局党委始终秉持“进一家门,知一家事,解一家难”的工作理念,真正让辖区群众感受到“零距离、亲情化”的上门服务,认真倾听群众心声,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了解群众诉求,做到走访不过场,不走形式,确保信息真实有效,切实做到访民情、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我们党委班子成员开展入户大走访活动,目的就是让辖区群众感受到驿站公安的关怀和温暖,也进一步增强警民之间的信任和联系。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为辖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金宏斌介绍说。
2025年4月27日,共工新闻记者了解到,入户“探实情”,走访“话民安”。通过脚步丈量民情、耳朵倾听民声、双手化解民忧,不仅拉近了民警与居民之间的距离,更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为打造有温度、有活力的幸福辖区注入新动能。下步工作中,十八站分局将持续推进入户走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加大走访力度,拓展走访范围,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切实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全力为辖区的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作者:高宝玲 陈玉国
供图: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森林)公安局十八站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