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樣的手足情

——講述我的兄弟姐妹六人特殊的情感經曆

文 |韋勝山

風雲3.jpg

簡介:韋勝山 瑤族 廣西百色平果市人 中共黨員 退役軍人。軍旅生涯26年,曾參加了10年的自衛反擊戰(1974年12月~2000年10月)。愛好文學,喜歡讀書曾有不少作品在《中國社會報》《農民日報》《中國民兵》《民兵生活》《廣西日報》《廣西民政》《廣西民族報》《南甯日報》《右江日報》《羊城晚報》《新民晚報》《南國早報》等報刊雜志發表或獲獎。且已創作出版了11本書籍600多萬字。屬于自由撰稿人,目前是中國作家在線簽約作者之一。

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裏,有一種特殊的家庭關系,那便是同父異母與同母異父兄弟姐妹們的别樣親情。

我在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三個姐姐和兩個哥哥六個兄弟姐妹中是最小的一個,大姐、二哥、三哥三人是同父同母,與我是同母異父的、我與二姐韋美玲同父異母,隻有與三姐是同父同母的。說起二姐那是父親的血脈在不同的母親身上延續,流淌着相似的基因,卻有着不同的成長軌迹。可二姐天生就是弱智障礙,智力發育不全,或許在成長的歲月裏,會有好奇與疑惑交織,會在對比中探尋那份共同來自父親的印記。然而,生活的差異,母親的不同,又讓彼此的經曆大相徑庭。因二姐智力低下,生活有時都不能自理,是一個天生智障女孩。所以16歲未成年就爲了生存活命,早早就嫁人爲妻,幾年時間就生育了一女三男,由于自己智力低下,沒有能力撫育四個小孩成人,加上丈夫又是酒鬼,整天除了以酒當飯菜外,家庭孩兒妻子一概不聞不問。導緻一男孩饑寒交迫餓得慌,夭折了。還有倆個也不知去向,至今仍然生死不明。二姐後來被他人拐至河北省石家莊市賣給一潘氏家族爲妻,屋漏偏逢連夜雨,姓潘的家庭也是四徒空空如也,他還是硬着頭皮去借助左鄰右舍得千元給拐賣人,才過着夫妻生活。因禍得福的二姐從此享受到做母親的尊嚴,共育了三朵姐妹花,終于苦盡甘來。如今三姐妹也都成婚,各個也都育了龍鳳呈祥的一雙兒女。雖不是很富裕,但還是有了像樣的家庭豐衣足食生活保障,對年已古稀的智障媽媽尊敬有加,孝順和諧。大家都盡己所能多爲母親送這給那,以便使媽媽能夠開心歡樂度晚年。

至于同母異父,則是母親的愛,給予了不同父親的我們五兄弟姐妹。相同的母愛溫暖,卻因父親的不同增添了别樣的色彩。可能會在相聚的時刻,感受到母親眼神中那熟悉又複雜的情感。然而,無論是同父異母,還是同母異父,血緣的紐帶或許并非那般緊密,但親情的力量卻總能在不經意間穿透一切。當歲月流轉,當生活的波折來臨那份潛藏在心底的牽挂與關懷,總會悄然浮現。或許,曾經會有陌生與隔閡,會有比較與嫉妒。但當真正面對風雨,面對人生的艱難抉擇時,那些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們,也總是會伸出援手,給予支持與鼓勵。

因爲,在這漫長的人生旅途中,親情終究是那盞永不熄滅的明燈,照亮着我們前行的道路,哪怕這親情的形态有些特别,有些與衆不同。它讓我明白,無論血緣的聯系是何種形式,愛與包容,理解與尊重,才是讓家庭和睦、讓親情深厚的真谛。

其實呀,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總是有一種别樣的親情上演着感天動地泣鬼神的故事。在這廣袤的世界上,有一種情感,如同春日暖陽,溫暖而獨特。它并非源自血脈的全然相同,而是在歲月的長河中,慢慢彙聚成的一股暖流。同母異父的我兄弟姐妹五個人在母親的懷抱中共同成長。母親的愛,如同綿綿春雨,滋潤着我們五姐妹兄弟的心田。這份愛,沒有因爲血緣的差異而絲毫減少,反而更加深厚。

我們從小一同歡笑,一同玩耍,一同度過童年的艱難困苦時光。在彼此的陪伴下,我們學會了分享,學會了關愛,學會了寬容。

同父異母的我姐妹弟仨人,父親的血脈在的姐弟妹仨的身上流淌。我們或許有着相似的面容,相似的性格。父親的教誨,如同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我們相互扶持,相互鼓勵,在成長的道路上一同前行。雖非完全相同的血脈,但親情的紐帶卻将我們緊緊相連。無論是同母異父,還是同父異母,我們六個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都是無比珍貴。我們在這個多彩的世界裏,用血濃于水的大愛書寫着屬于我的們的獨特故事。

這份親情,不因血緣而有異,不因差異而有别。它既是我們生命中最美麗的風景,更是彼此心靈深處最溫暖的港灣。

同父異母的二姐……

本月14日,同父異母的弱智障礙二姐與她第四個小女從河北石家莊市正定國際機場乘飛機來南甯探視我,我會盡力而爲接待好她們母女仨人的。因爲46年前的大年初一,她曾經背着大女兒(蒙春秋)冒着寒風冷雨步行去黎明街買來一斤豬肉給我過年的姐弟之情,我曆曆在目,且永生難以忘記,所以我今天盡己所能回報她,也是理所當然,情理之中的。

前次她大女婿摩托車搭她丈夫的叔伯撞上貨車當場落地頭碰石頭死亡後被檢察院起訴判刑了一年,罰款上千元,我立馬給她大女婿轉去罰款費用。還有這個月屋頂好多年了總是漏雨,她們一直沒錢補漏,我又轉帳幾千元過去,他們剛剛維修完成,以後再也不怕風吹雨淋,四處漏水了。與此同時,還給她及女婿寄出十顆安宮牛黃丸,價5000元給她們保健養生用。這些藥品很有療效的!二姐剛剛服用一粒她多年的腿腳疼痛就緩解了。對此,我也是不枉付出了。

一奶同胞的三姐英年早逝,遺下五個孤苦伶仃的兒女,我已仁至義盡把他們培育成龍成鳳,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至于同母異父的兄姐四人,我也幫了些許。百色三哥兒子來投奔我,我供侄子讀初高中,畢業後考上廣西工程建築學院,如今開了三、四個公司,身價超億萬,成了土豪金,也有我的一半汗馬功勞。二哥勝珠兒孫也是我幫他們走出山村,紮根縣城買房買車,孫子也是靠我一個電話托關系兵檢通關去當了兵,現在月薪過萬。也不枉我們同母異父兄弟一場了!至于同母異父的大姐那午村,每年給她紅包、贈送藥品、食材大大超過了她的六個兒女許多倍數。拍着胸脯想想,真的無愧于心了!正如外甥文武對他四個小妹說的那樣:小舅不欠我們什麽了,隻有我們虧欠他才是!

在生命的長河中,有些緣分是如此特别。我有一個同父異母的二姐,她與常人有些不同,智力上有障礙。然而,這并不影響我們姐弟之間那深厚而真摯的情感。

二姐的世界簡單而純粹,她的笑容如同陽光般溫暖,雖然帶着些許懵懂,卻無比真誠。從一開始,我就知道二姐需要更多的關愛與呵護。

我會耐心地陪着她,聽她用含糊不清的話語講述着她眼中的世界。我會牽着她的手,帶她走過每一條熟悉的羊腸小道,讓她感受外界的美好。當她遇到困難而不知所措時,我也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她身邊,給予她安慰和鼓勵。我會爲她孩兒準備喜歡的小零食,看着外甥們滿足地吃着,心裏也滿是歡喜。雖然在她生病時,我不能常常細心地照顧她,也不能爲她端水送藥,或者陪伴她度過難熬的時刻。可我還是盡我所能,盡力而爲給予她幫助和照顧,隻希望她能一直快樂生活、無憂無慮。

時光悄然流逝,我們的姐弟情卻愈發深厚。她或許不懂得太多複雜的情感表達,但我能從她的眼神中看到對我的依賴和信任。而我,也會一直守護着她,讓這份特殊的姐弟情誼永遠延續下去,成爲彼此生命中最溫暖的存在。無論世界如何變幻,我和二姐的這份愛将永不褪色。

一奶同胞的三姐

在悠悠歲月的長河之中,有一種情感恰似潺潺流淌的涓涓細流,清瑩而煦暖,那便是我與三姐間的深厚情誼。

我與三姐年齡稍有差距兩三歲,自小就一同成長。回憶中的童年時光,滿滿都是我們姐弟相依相伴的身影。那時的我們,會在大山裏盡情追逐嬉戲,歡快的笑聲能響徹整個狹長的故鄉深山老林;春天裏,我們一道在田野間采摘缤紛野花,将其編織成美麗的花環戴于頭上;夏日時,我們又會在夜晚靜坐于茅草屋門口,仰望那璀璨星空,聆聽三姐講述那些充滿奇幻色彩的民間神鬼仙故事;秋天至,我們又會在落葉飄飛中歡快奔跑,體悟着季節的悄然更替;冬日來,我們會圍坐在暖爐之旁分享彼此的隐秘心事和美好夢想。

三姐向來都是那麽的溫婉與和善。她會耐心細緻地教我做家務勞動,解答我一個又一個的困惑疑問。當我遭遇困境時,她總會第一個挺身而出鼓勵我,賦予我前行的力量。猶記得有一回,我在學校被同學欺淩,滿心委屈地奔回家中。三姐望見我紅腫的眼眸,心疼地緊緊抱住我,輕聲慰藉道:“莫怕,弟弟,有姐姐在這兒呢。”那一刻,我感覺所有的委屈都瞬間消散,隻因我深知三姐會始終守護着我。

伴随時光的緩緩流淌,我們逐漸長大。三姐面臨着諸多的挑戰與壓力,可她依舊頑強地直面生活。她勤奮節儉,雖沒有上過一天學,可她卻是過目不忘。而我,也在她的激勵之下,持續努力奮進。盡管我們不能再如兒時那般每日黏在一起,但那份姐弟深情卻從未有過絲毫改變。

每逢放假歸家,三姐總會爲我籌備許多美味佳肴,南瓜餅、玉米年糕,我們會一同談天說地,分享我在學校的有趣之事和獨特經曆。她會給予我諸多建議與指引,讓我少走彎路。我也會在她遭遇煩憂時,靜靜傾聽,給予她最爲真摯的安撫。

有一年冬季,三姐在上山砍柴回家的途中不慎摔倒,腳部扭傷得極爲嚴重。我獲知了這一消息後,心急火燎地奔赴至她的身旁。望着她痛楚的神情,我的内心難受至極。在那段時間裏,我肩負起了照料三姐的重任,爲她烹饪、洗衣、買藥。我看着她一天天好轉起來,心中别提有多麽的歡喜。後來,我們都已然長大成人,各自在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穩步前行。但無論相隔多麽遙遠,無論時光流逝多久,我們的姐弟深情永遠都存續着。它宛如那溫暖的陽光,始終照耀着我們的心靈。我明白,無論何時何地,隻要我需要三姐,她必然會毫不猶豫地出現在我的身邊。像我每年的糧食供應都是三姐堅持給予。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1986年早稻剛收進家門,她就急不可待曬幹,立馬叫其大兒子親自送到縣城給我,而她們一家七口卻仍然喝着玉米粥,這情那景真的千金難買,億萬都沒法換取的親情!對此,我永遠珍視這份深厚的姐弟情誼,用我的愛意去呵護她、支持她。

我們姐弟情深,是一種無需言語表達的默契,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牽念。它在歲月的磨砺中愈發堅韌,成爲我倆生命生命中最爲珍貴的财富。願這份姐弟深情永遠延續下去,直至天老地荒,甚至生命消逝的那分秒。

編輯:藍乙人  蒙仕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