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州市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空間遍布大街小巷,“把服務群衆的最後一公裏變成最美一公裏”,讓文化發展真正惠及百姓。
如今廣州哪些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空間内外兼修、達到“好用”“好看”的标準?爲探索廣州市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有效模式,廣州市文化館攜手廣州日報舉辦“廣州最美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空間評選”活動,評選身邊最美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空間。
【24個候選“空間”各具特色】
1.【黃埔】緣創咖啡分館
位于廣州科學城創新大廈C2棟附樓首層的緣創咖啡分館,是廣州市第一家7天24小時全天候對外開放服務的圖書館分館,建立區域内一站式共享服務,滿足更多人群需求。
2.【黃埔】瑜源兒童分館
位于黃埔區科學城科彙金谷的黃埔區文化館/圖書館瑜源兒童分館,由圖書館、沉浸式表演舞台、排練場、戲劇展覽館等組成。該館堅持用原創兒童題材作品溫暖家長和孩子。
3.【黃埔】蘿崗街文化站(黃埔區文化館蘿崗街分館)
蘿崗街文化站設在蘿崗街黨群服務中心内。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兒童繪本圖書館,是蘿崗街的一個新嘗試。工作人員透露,“把服務群衆的最後一公裏變成最美一公裏”是他們的目标。
4.【荔灣】永慶坊非遺街區
位于荔灣區恩甯路粵劇藝術博物館西段的永慶坊非遺街區是廣州首個非遺街區。街區内有10間非遺大師工作室,市民和遊客可以近距離感受到非遺魅力,也可以在非遺公共體驗中心參與非遺培訓。
5.【荔灣】逢源街文化站
坐落在文昌北路耀華北約21号的逢源街文化站,從街情出發,因地制宜,建設集社區文化、體育、醫療、康複、休閑于一體的社區文化場所,營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西關社區文化氛圍。
6.【天河】“一水同舟”龍舟文化展覽館
“一水同舟”龍舟文化展覽館是廣州市首個以龍舟文化爲核心的非遺文化傳承保育文化展覽館,同時也是首個村級籌建并結合黨群服務的文化中心。展館記載着近百年來車陂村乃至整個廣府地區的龍舟文化。
7.【白雲】三元裏街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三元裏街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由三元裏曆史文化展覽館和圖書館組成。兩館已成爲白雲文化宣傳的窗口,開展富有三元裏特色文化系列活動,擦亮三元裏曆史文化名片。
8.【白雲】廣州松園廣作家具博物館
廣州松園廣作家具博物館是廣州地區集廣作家具收藏、展示、教育、文創、技藝體驗于一體的廣式硬木家具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保護基地,500件廣作木雕藏品面向社會免費開放,以傳播廣作文化,弘揚廣匠精神。
9.【越秀】廣府本草博物館
位于越秀區白雲街大沙頭東四巷的廣府本草博物館圍繞嶺南中草藥文化的主題,讓社區居民就近深入感受華夏醫藥的神奇,識别各種中藥資源,認知中醫藥藥理,體驗廣東藥膳的養生功效。
10.【越秀】六榕街舊南海縣社區
六榕街舊南海縣社區位于五仙觀—懷聖寺—六榕寺曆史文化街區的核心保護範圍内,是著名作家歐陽山代表作《三家巷》的原型地。社區挖掘文化内涵、突出公共服務,“三家巷”風情與現代氣息輕松巧妙融彙在一起,給人感覺自然而又舒适。
11.【越秀】北京街廣府文化會館
北京街廣府文化會館主站坐落于越秀老城區中心、曆史悠久的都府社區内,爲社區居民提供“家門口”的公共文化服務。廣府文化會館内設有廣州古城十八門沙盤模型和廣州城市原點标志物微雕,讓居民感受廣府文化在越秀區的曆史軌迹。
12.【從化】鳳二客家文創小鎮
鳳二村隸屬于廣州市從化區江埔街道。鳳二村深挖客家文化内涵,發揮公共文化服務空間的功能,通過公共硬件設施建設和系列文化活動,打響鳳二客家山歌品牌,促進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
13.【從化】生态設計小鎮
生态設計小鎮位于廣州從化流溪溫泉度假區,将廢置的農貿市場改造提升爲藝創空間,陸續推出形式豐富的文化藝術活動,讓一草一苗、一磚一瓦都成爲生态文化資源,打造綠水青山之間的特色文藝地标。
14.【從化】鳌頭鎮文化站
鳌頭鎮通過改造鳌頭客運站,建設鳌頭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目前,融合圖書館和文化館職能的鳌頭鎮文化站是廣州鄉村文藝空間服務站,開設多種群衆性文化活動,滿足群衆需求。
15.【花都】花東僑文化中心
花東僑文化中心爲花東鎮文化站,位于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花都大道東洛柴崗社區,集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花東分館、花東戲院、花都區圖書館花東分館、花都華僑農場博物館、花都區老年幹部大學花東分教點等多功能于一體。
16.【海珠】龍鳳街分館
海珠區文化館龍鳳街分館落實文化惠民,繁榮龍鳳文化,積極推進城市“10分鍾文化圈”各項文化惠民工程,促進群衆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17.【海珠】赤崗街文化站(海珠區文化館赤崗街分館)
赤崗街文化站整合利用社區資源共建共享,結合赤崗特色“紅房子”黨建品牌力量,建立37支業餘文體團隊,以形式豐富的公共文化活動項目促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
18.【南沙】東湧鎮文化中心
東湧鎮文化中心大樓坐落于南沙區東湧鎮和樂一路,常設性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如數字電影公益放映、送戲下鄉等,每年惠及群衆過萬人次。此外,開展具有水鄉特色的文體活動,如綠道鹹水歌展演、鹹水歌進校園等。
19.【南沙】冼星海文化藝術創作中心
位于南沙區湴湄村星海路40号的冼星海文化藝術創作中心,将星海文化、香雲紗、水鄉、書畫藝術有機結合,建設藝術村落,振興星海文化。
20.【番禺】沙灣分館(番禺區沙灣街文體服務中心)
廣州市番禺區文化館沙灣分館(番禺區沙灣街文體服務中心)緊鄰4A級景區沙灣古鎮和城鎮中心。沙灣分館積極探索活動形式,推廣沙灣特色文化,讓市民充分“領略非遺美,感受古鎮情”。
21.【番禺】現代音樂分館(廟色唇樂人坊音樂文化中心)
番禺區文化館現代音樂分館(廟色唇樂人坊音樂文化中心)會聚了一群熱愛音樂的年輕人,他們傳播本土音樂文化,并緻力于公益文化。分館與番禺區文化館合作,推出系列現代音樂類藝術沙龍,反響熱烈。
22.【增城】荔城街文化站(增城區文化館荔城街分館)
荔城街文化站位于荔城街金竹大道,活動中心内設有文體旅遊和數字電影放映辦公室、文體協會議事室等場所,提供群衆文化藝術、娛樂、體育等服務,活躍基層群衆文化。
23.【增城】1978創意産業園分館
增城區文化館1978創意産業園分館以開放及包容的态度,打造多元文化盛宴。自2015年開園以來,每年舉辦100多場文化活動,以文化促進旅遊,以旅遊彰顯文化,極大豐富人民群衆的精神文化生活。
24.【增城】鳳馨苑分館
社區整合現有資源,将鳳馨苑小區會所精心規劃打造成占地2100平方米、内設13個活動場所的鳳馨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同時是增城區文化館分館,如今免費對外開放。文化服務中心功能設施齊備、環境氛圍優良、群衆滿意度高。
投票啦!
這些由各區文化館推薦的廣州基層公共文化空間中,哪些是您心中的“最美”?
即日至2021年1月28日24時
請各位街坊動動手指,
關注“廣州文化産業”公衆号,爲她們投票助力~
據悉,專家評選和街坊投票結果将共同決定廣州“十大最美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空間”的歸屬。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莫斯其格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戴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