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師
瞻禮佛影
石中元
一
如是我聞:那揭羅曷國城西南二十多裏處,有瞿波羅龍王所居洞窟,當初佛陀降伏此龍,因而窟中留下佛陀影像,故名佛影窟,爲北印度聖地。荒涼難行,盜賊隐蔽。
爾時,玄奘欲禮拜。迦畢試國陪送使者急于回國,不願停留,勸法師不要前往。
玄奘曰:“要證得無爲法,先要從有爲法做起。真空是從妙有生出來的。雖性空寂,卻感應道交。爾禮佛,佛受禮,拜佛是感,受禮是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能看到如來真身影像,乃億劫難逢,已到此地,豈不拜禮?爾等緩慢前行,吾去去就來。”
玄奘身披五彩袈裟,手持九環錫杖,獨自前去。途經一座寺院,探問路徑,沒人肯去。後找到一位老者,知洞窟所在,樂意帶路。荒煙蔓草,走了數裏,5個強盜拔刀擋路,見玄奘三衣一具物、衣單兩斤半,别無他物。
強盜曰:到哪裏去?答:禮拜佛影。
強盜曰:沒聽說這裏有強盜嗎?答:強盜也是人,如今爲了禮佛,即使猛獸滿道,吾不畏懼,況各位檀越皆有佛性,均能種智同圓。
善心常切切,善道大開開。衆強盜心生歡喜,跟随老者和玄奘,前往禮拜。
二
佛影窟位于陡峭的深澗旁,瀑布飛流,懸崖壁立。洞窟在石澗東邊崖壁上,門向西開,洞窟内一片昏暗,不見他物。老者曰:“法師徑直走進去,碰到東壁後,再退後50步,面向正東觀看,佛影就在那裏。”
如是我聞:佛影如真身般,光彩煥發,擁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随形好。不是人人能看到,隻有至誠祈請,感天動地,方可觀之,且時間短暫,俄忽不見。
洞穴入口狹小,水滴沿着岩壁流下,在地面上形成許多小水流。玄奘遵老者示,觸及東面石壁,後退50步而立,至誠頂禮百拜後,一無所見。遂,責怪自己業障深重,不覺堕淚,哽咽不止。思量往事,曆曆在前:西行取經,路途險惡,且朝廷禁止西行。且多次上表請求去西域,被官府以邊境不安爲理由拒絕,但玄奘決心已定,義無反顧。爲了西行,用種種苦況調理身心,降伏習氣,直至能承受千般困境而不退縮。然後進入佛塔表明心迹,懇請衆聖暗中保佑。貞觀三年八月,玄奘出發,再次祈求祥瑞。夜夢大海中有山,爲4種寶物結成,絢麗多彩。欲要登山,波濤洶湧,沒有渡船,不畏懼,投身涉海,忽見石蓮花從波浪中湧現,腳踏下去,湧現一朵,回頭顧見,腳擡起後石蓮花消失。俄頃時,來到山下,峻峭無法登攀,嘗試向上跳躍,忽,向上卷的狂風把玄奘托到山頂,天際遼闊,萬裏碧空。夢中醒來,興奮不已,遂動身西行......
玄奘回憶往事,更加誠心禮誦《勝鬘經》等諸經和偈頌。一百多拜後,看見東壁出現約如缽盂般大小的光影,一閃即逝。
如是我聞《勝鬘經》。勝鬘得書歡喜頂受,讀誦受持,而說偈言:
我聞佛音聲,世所未曾有,所言真實者,應當修供養。
仰惟佛世尊,普爲世間出,亦應垂哀愍,必令我得見。
即生此念時,佛于空中現,普放淨光明,顯示無比身。
勝鬘及眷屬,頭面接足禮,鹹以清淨心,歎佛實功德:
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敬禮!
如來色無盡,智慧亦複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
降伏心過惡,及與身四種,已到難伏地,是故禮法王!
知一切爾焰,智慧身自在,攝持一切法,是故今敬禮!
敬禮過稱量!敬禮無譬類!敬禮無邊法!敬禮難思議......
如是我聞:玄奘愈加誠心念佛,恭敬誠懇,每句佛号,念誦清楚,南無阿彌陀佛,必得如願。
如是我聞:通過修煉到一定境界,能敏感察覺到細微場的存在,包括生物磁場,不可見光、粒、波等場。誠能通神,心誠則靈。少頃,繼續禮拜的玄奘,看到了象盤子一般大小的亮光,閃現後又熄滅。法師悲欣交集,至心忏悔,發誓如果不見世尊影像,絕不離開。
如是我聞:玄奘往昔大漠深處,空寂悠遠,但見天蒼蒼,野茫茫;馬踏殘月,與黃沙爲伴;空虛與幻滅、怅惘與彷徨。“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挂礙,無挂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颠倒夢想,究竟涅盤。”玄奘持誦《心經》,“甯可西而死,豈歸東而生”,玄奘在八百裏流沙,笃定誓言,終不回頭!萬裏孤征,爲的是續佛慧命。玄奘尋骨堆、馬糞前行。“上無飛鳥,下無走獸,複無水草。”過玉門關外五烽、越莫賀延戈壁。
如是我聞:玄奘在烈日炎炎、燥熱難耐的沙漠中走了五天四夜,其間人與馬無滴水沾喉。到了第五天,終因缺水,人與馬雙雙跌倒在沙漠裏。子夜時分,習習涼風又讓他們蘇醒了過來。那匹老馬憑着本能居然将玄奘帶到了一片草地,旁有清水一汪,終于得救!經過十天艱苦卓絕的跋涉,到達伊吾(今新疆哈密一帶)。停留十數日,講經說法。高昌國國王曲文泰崇敬備至,請他長住此地。玄奘堅決不允,且絕食3日,以明心志。曲文泰見狀,知不可強留供養,隻得爲法師挑選了4個侍者,以及黃金白銀禮品等,又給沿途各國寫信,請他們提供方便。曲文泰出城遠送數十裏,灑淚執足,互道珍重而别。
三
如是我聞:《勝鬘經》述佛陀在給孤獨精舍時,舍衛城波斯匿王和末利夫人緻信女兒勝鬘夫人,在信中贊頌佛的功德,引導勝鬘歸佛上進。勝鬘得信,歡喜說偈,禮請如來,佛即現身。于是佛爲勝鬘作授記,爲她講授佛法。勝鬓在佛的啓迪下,當即對佛法義理進行了推闡演說,天雨天花,天妙天音。
爾時,玄奘一邊贊頌一邊禮拜,又禮拜了兩百多遍,突然整個洞窟大放光明,佛陀影像清晰地映現在岩壁上,如撥開雲霧,忽見金山,妙相光明,神姿耀目。佛身及袈裟呈赤黃色,相好莊嚴,清晰看到。蓮花座以下略爲暗淡,左右和身後的菩薩、聖僧等影像清晰顯現。善哉善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玄奘看到後心緒潮湧,趕緊示意外面的6個人入内燒香,但火炬一入洞,佛影頃刻消失。玄奘忙叫熄火,且告爾等,拜佛須恭恭敬敬,專一其心,不可東張西望,不可敷衍了事。
如是我聞,拜佛偈頌:”若有自修衆福業,供養諸佛無央數,于佛功德常願求,是此光明所開覺。”
如是我聞,佛遍虛空遍法界,無在無不在。若能誠心供,諸佛在面前。“佛即是心,心即是佛。”
如是我聞,拜佛的時候,誠心誠意念偈頌:“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我此道場如帝珠,諸佛菩薩影現中;我身影現諸佛前,頭面接足歸命禮。”善哉善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玄奘領衆人繼續禮佛後,佛影再度出現。6人中有5人得見。此次佛影出現持續半頓飯光景。爾等信受奉行,皆大歡喜。善哉善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玄奘以無爲有,以空爲樂;真空生妙有,妙有助善美。5個強盜相信佛陀妙法,丢棄刀杖,涕淚悲泣。向玄奘求受五戒,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爾等聞聽是經,明了義趣,遂心滿意足,辭别而去。智是般若,仁是慈悲,勇是菩提,若非佛陀教化之力,焉能如此!
“菩提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如是我聞《金剛經》章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善哉善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善哉善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注:本文系故事新編。參考文獻:1、《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第二卷。2、石中元.着《文苑撷趣——打撈我的筆墨生涯》第六章第二節:唐僧取經真相:“偷渡者”爲何成爲“座上賓”。同心出版社、2016年版。
2023年2月20日寫于淡泊灣書齋、2023年8月15日二稿。
石中元.着《文苑撷趣——打撈我的筆墨生涯》同心出版社、201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