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交一航局东台至兴化高速公路施工现场,亮黄鲜红的“平安福”肩章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安全负责人胡文杰正将这份荣誉授予二工区桥梁班组负责人黄剑,表彰他们在支架体系防护中的卓越表现。这一刻,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是项目部“党建+安全”管理模式的生动缩影。
面对高速公路建设的复杂环境,项目部党支部创新提出“3×3”工作思路,即:以政治高度提升责任意识、管理精度优化流程、文化深度浸润人心;通过党员示范岗、青年突击队、工人先锋号三重驱动,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党支部书记翟成凯强调:“安全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团队共舞。”这一理念在梅雨季节的桩基施工中得到验证,连绵阴雨使地质松软,打桩机移位时频现“趴窝”风险。青年骨干胡文杰与朱志光主动攻坚,从坦克履带中汲取灵感,研发出“桩机支撑体系及步履式安全行走装置”,通过增大接触面积与智能转向功能,让重型设备在泥泞中稳如磐石。这项创新获评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创新案例,成为技术保安全的典范。
项目部将安全文化融入日常细节,在梯笼入口和加工场设置自动感应广播,循环播放安全须知;开发“平安福”动态考核系统,通过数字看板实时展示各班组安全评分。胡文杰介绍:“我们录制了标准普通话的安全提示,尽量确保每位工人都能听懂。”这种“入耳入心”的教育方式,使违章率有效下降。
“平安福”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的情感的纽带。每月安全评优中,优秀班组可获得定制袖标,并参与“安全日”活动。一名工人感慨:“戴上袖标就像披上战甲,时刻提醒自己为家人守护平安。”业主单位来信赞扬:“这种文化创新让安全治理有了温度。”
这条贯通苏中的交通动脉上,安全已成为最坚实的路基,东兴高速项目正以“零事故”记录向前推进。项目部党支部书记翟成凯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党建+安全’融合,让‘平安福’延伸到工程全生命周期。”
 
共工新闻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共工新闻”或“来源:共工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共工新闻(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共工新闻”或“来源:共工新闻”。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共工新闻”及/或标有“共工新闻”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共工新闻记者XXX摄”或“共工新闻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共工新闻)”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总机:00852 2583 2105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邮箱联系共工新闻社:zhidaoribao@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