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圖書館所提供獨特文化體驗能夠激發遊客對鄉土文化的興趣與認同,有助于将城市的教育資源如書籍、講座、展覽等延伸到鄉村;鄉村圖書館旅遊通過引導遊客參與環保活動、提供環境教育資料等方式,有助于推動鄉村的環境治理和生态保護工作。
在經濟效益上,圖書館旅遊能夠将鄉村的文化價值直接轉換爲旅遊價值,促進相關行業的發展。鄉村圖書館旅遊活動的開展還有助于提高鄉土文化産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争力,幫助鄉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和傳統手工藝品等轉化爲鄉村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此外,鄉村圖書館旅遊的廣泛推廣也有利于改善鄉村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私人和公共資本投入鄉村振興項目。
目前已建成了很多獨具特色的鄉村圖書館,如浙江桐廬戴家山村的先鋒雲夕圖書館、浙江德清庾村的萱草書屋、安徽黃山碧山村的碧山書局等。不過仍缺乏明确的頂層設計來指導鄉村圖書館與旅遊的融合。一方面,尚未形成統一的戰略目标,使得圖書館文化資源與旅遊資源的互補處于較爲分散和随機的狀态。另一方面,鄉村圖書館旅遊在具體行動計劃上不夠明确,導緻兩者之間的協同效應未能充分發揮。
同時,鄉村圖書館目前在如何打造富有特色和創意的文化産品、活動和空間上缺乏經驗,遊客難以在圖書館中找到具有吸引力的體驗項目。此外,圖書館工作人員由于缺乏旅遊服務相關培訓,導緻其無法有效解決遊客需求,從而降低了遊客對鄉村圖書館的滿意度。
近年來部分鄉村圖書館開始使用微信、抖音、官方網站等媒體平台開展線上閱讀、展覽或旅遊宣傳服務。例如,位于北京懷柔區雁栖鎮交界河村的籬苑書屋會在其同名公衆号上發布本館開放信息以及所舉辦的文化活動。然而相關賬号在平台運營和維護上較爲滞後,平台内容程式化明顯,并未有效地利用各種新媒體平台打造出富有創意且易于記憶的數字品牌。
強化鄉村圖書館與旅遊融合的整體規劃。在宏觀政策層面上,出台關于促進我國鄉村圖書館與旅遊深度融合的政策文件,破解跨部門協作不暢的體制機制障礙,健全财政支持與資金投入制度,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在微觀實踐層面上,由學界和業界共同發力,探索提高鄉村圖書館旅遊吸引力的若幹策略以及圖書館旅遊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充分發揮圖書館在鄉村振興中的推動作用。
打造富有鄉野特色與曆史底蘊的文化空間。在物質生活條件大幅提高的同時,公衆對精神文化和自然生活的追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提高鄉村圖書館旅遊吸引力的關鍵在于将其與地方景觀深度融合,打造出人文與自然、曆史交融的“第三空間”。例如籬苑書屋的建設秉承了就地取材和融入自然的理念,整個建築用了約4.5萬根周圍大山中的洋槐、桑木等10多種樹木的柴禾稈建成,人造與自然景觀在此共生共呼吸,爲遊客提供一場山水間的閱讀之旅。
打造特色化的鄉村圖書館旅遊品牌形象。一是創新在線媒體平台傳播的内容,強化對通俗性流行文化、懷舊性傳統文化以及根植性地域文化的“借用”和“化用”。二是多樣化在線宣傳形式,綜合利用直播、短視頻、互動遊戲等多種方式推動鄉村圖書館文化旅遊品牌形象的建設,實現線上流量與線下遊覽量的相互促進。三是喚起遊客的旅遊體驗分享欲,引導遊客在在線旅遊社區、生活服務平台、短視頻平台等發表有文化内涵的帖子和評論,以遊客的真實體驗來建立鄉村圖書館的旅遊品牌形象。
來源 |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作者 | 姜婷婷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許豔閏 武漢大學數據智能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