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香港4月29日电(梁政 何龙 文/图)4月27日至28日,重庆市涪陵第十七中学校联合渝妹儿米业(重庆)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犁耕党建+劳动教育”大思政实践活动。130余名党员教师、共青团员及学生代表走进田间地头,以“党建红”引领“劳动绿”,在农耕实践中深化五育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动能。
党建引领,筑牢劳动教育根基
4月27日下午,活动动员大会在涪陵十七中举行,德育处副主任何龙主持会议。
学校党总支书记梁政强调,此次活动以“党建+劳动教育”为核心,是深化学校品牌建设、落实“大思政课”的关键举措,并宣布成立“犁耕先锋队”,由党员教师全程指导保障活动开展。
渝妹儿米业董事长任长江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现场讲解插秧技术要点,为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农耕知识课。
学生代表与党员代表分别分享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后,梁政书记为各实践小分队授旗,标志着活动正式启动。
田间课堂,践行劳动育人理念
4月28日上午,师生走进渝妹儿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稻田中开启“行走的课堂”。党员教师以稻田为讲台,结合农耕文化讲党史、谈劳动精神,让“粒粒皆辛苦”的哲理具象化。
党员教师率先示范插秧技巧,师生在农技员指导下分组开展分苗、插秧实践,在弯腰劳作中切身体会“足蒸暑土气”的农耕艰辛。据统计,活动累计完成插秧12.5亩,将劳动教育从理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践体验。现场,学校与基地签订共建协议,未来将常态化开展农耕体验、助农帮扶等活动,构建“学校+企业+乡村”的育人共同体。
以劳树德,厚植乡村振兴情怀
“本次劳动日记中,80余篇作文记录着同学们对‘一粥一饭’的全新认知。”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让学生在汗水中深化了“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价值观,更通过党员示范、校地联动,厚植了“乡村振兴有我”的责任感。
渝妹儿米业董事长任长江为师生发放纪念品时感慨:“劳动教育不仅是体力的锻炼,更是精神的传承。期待更多青年学子走进田野,成为农耕文化的传承者、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长效赋能,探索特色育人路径
涪陵十七中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推进“红色教育+绿色农耕”特色实践,把田间地头作为“大思政课”的鲜活教材,推动党建与劳动教育、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犁耕精神”在新时代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