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複興之基
—— 一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9月9日至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複興之基,并發出了“朝着建成教育強國戰略目标紮實邁進”的号召。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豐富,是指導新時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綱領性文獻,爲建設教育強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中國成立75年來,我國教育事業步履铿锵,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在改革發展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教育大國闊步邁向教育強國,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了有力支撐。我國教育現代化煥發出蓬勃生機,教育強國建設呈現更加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複興之基。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戰略地位的論述,深刻體現了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對強國建設規律的深刻洞察與精準把握。這是沉甸甸的信任和期待,更是光榮的使命和責任。全面準确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大會精神,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實質和核心要義,必須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堅定不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什麽人、怎樣培養人、爲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培養一代又一代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才能确保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後繼有人。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要求我們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鍛造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信心,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鬥者。
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屬性,讓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教育是人類傳承文明和知識、培養年輕一代、創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徑。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發展教育,是我們黨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和執政爲民的基本理念在教育領域的生動體現。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屬性,要求我們聚焦人民群衆對更好教育的新要求新期待,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解決好人民群衆的“急難愁盼”。
牢牢把握教育的戰略屬性,奮力書寫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嶄新篇章。當今時代,科技是第一生産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教育是人才湧現的基礎、科技發展的先導。牢牢把握教育的戰略屬性,要求我們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要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爲牽引,着眼提高創新能力,完善高校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源源不斷培養和輸送各類高素質人才,創造更多原創性科技成果,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更好發揮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先導作用。
建成教育強國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望。現在,距離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标隻剩11年了,時間緊迫、任務繁重、使命光榮而重大。我們要切實增強全面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聚焦會議重大部署,謀劃提出一系列重大任務、重大工程、重大改革、重大保障,優化推進機制,朝着教育強國既定目标紮實邁進,奮力譜寫教育強國建設嶄新篇章,以教育強國建設的新成效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 | 《中國教育報》2024年0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