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0月27日电 晨雾尚未散尽的永定河畔,竹扫帚划过地面的沙沙声惊起了枝头的麻雀。任洪双夫妇的身影在中交一航局一公司永定河改造提升项目部院子里缓缓移动,如同精密钟表里相互咬合的齿轮。丈夫将落叶归拢成金色小山,妻子俯身拔除砖缝杂草,这对结婚二十八年的夫妻,用扫帚与锅铲为工程建设奏响了温暖的背景音。

项目总务吴小龙仍记得那个暴雨如注的日子。项目部初建时生活区一片狼藉,这对夫妻踩着泥水清理排水口,雨衣被树枝划破也毫不停歇。三天时间里,他们从清晨六点忙碌到夜晚八点,硬是将杂乱无章的临时驻地变得窗明几净。最令人动容的是,每当年轻职工不好意思地道歉打翻豆浆时,任师傅总是乐呵呵地摆摆手:“你们赶工程进度,这些小事交给我们。”

每周三周五的午后,保洁工作结束后,夫妻俩会系上围裙开启第二舞台。任洪双揉面的手掌青筋微凸,每下面团按压都带着韵律感;杨喜梅翻炒大锅菜时,锅铲与铁锅碰撞出欢快的节奏。这种经年累月的默契,让帮厨工作宛如精心编排的舞蹈,不需要言语,一个眼神就能调整火候,一声轻咳就能传递调料。

他们的储物柜里珍藏着整个项目部的温情:测量组送的润手霜,技术员捎的洗面奶,还有那个毛绒兔子装饰的电热护手宝,那是去年冬天大家发现杨大姐手冻裂后悄悄送去的。这些物品见证着一种超越工作关系的情感联结。正如深夜加班的工程师所言:“看到任师傅检查走廊灯光的身影,就像听到家的呼唤。”

二十八年婚姻修炼出的不只是生活默契,更是对“守护”二字的深刻理解。任洪双常说:“把项目部这个大家打扫干净,让大伙吃上热乎饭,心里就踏实。”这朴素的心愿背后,是一种将平凡事务升华为艺术的生活哲学。当夕阳为永定河镀上金边,夫妻俩归置工具的叮当声,成为这座钢铁工地最柔和的晚安曲。

在这对夫妻身上,我们看到了祖国基建浪潮中那些无声的力量。他们用扫帚丈量责任,用锅铲调制温情,在宏大的工程叙事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细腻笔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