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9月12日电(程超、徐贤华)“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9月5日,西北沙漠戈壁的夜空仍缀着残星,刺骨寒风掠过裸露的砾石,在沟壑间卷起细碎沙粒,乘着风势掠过队员身旁。随着急促的集合哨声划破寂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公安局特警大队15名队员迅速行动,肩扛物资背囊、腰挎战术装备,双脚踩在微凉的沙砾上,动作利落地列队集结,一场聚焦实战、锤炼硬功的秋季沙漠戈壁实战化训练,就此正式拉开序幕。

“路在脚下走,功在苦中练”!“全体注意!第一科目,沙漠定向越野,携带GPS与指南针,目标前方20公里处无名沙丘,需结合地形特征判断路线,限时2小时!”小队长何天鹏手持对讲机下达指令,队员们立刻打开装备包检查定向工具,快速组队向目标进发。放眼望去,脚下的戈壁滩无任何明显标识,只有起伏的沙丘与散落的砾石,队员们不时蹲下身观察沙纹走向,对照GPS坐标调整方向。

“沙漠里的沙丘会随风吹动变化,光靠GPS不够,还得看太阳方位和砾石堆积规律!”队员张缠龙一边在笔记本上标记路线,一边向身旁的新队员讲解,“上次训练我就因只信GPS,差点迷失方向,这次必须把‘土方法’和科技工具结合好。” 最终,所有队员均在规定时间内抵达目标点,定向判断准确率达100%。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关键时刻能吃苦”!定向越野刚结束,队员们来不及休整,便转入极限耐力行军训练。“负重25公斤,15公里连续行军,途中需应对高温与飞沙走石!”指令下达后,队员们迅速整理背囊踏上征程。正午时分,戈壁地表温度飙升至38℃,空气被烤得扭曲,队员们的作训服很快被汗水浸透,又在行进中被风吹干,留下一圈圈白色盐渍。

此时,阵风突然加强,飞沙卷着碎石扑面而来,打在脸上生疼,队员们纷纷眯起眼睛,却依旧保持整齐队形。“现在每走一步都像踩在滚烫的铁板上,背囊压得肩膀生疼,沙子还一个劲往衣领里灌,但必须坚持!” 队员麻昭平咬着牙调整呼吸,顺手将水壶里的水倒在手腕上降温,脚步始终没有放缓,与队友们一同坚定地向目标迈进。

“搜捕靠细节,协作是关键;风沙挡不住,合力破难关”!午后的沙漠风力渐强,黄沙随风扬起,能见度降至500米以下。此时,“沙漠搜捕”训练正式启动 ,3名“犯罪嫌疑人”在沙漠中藏匿,队员们需在2小时内完成地形勘察、轨迹分析并实施抓捕。

“大家重点观察沙地上的脚印!这里有明显拖拽痕迹,目标大概率携带武器,行动务必谨慎!”队员艾克热木?阿布力米提蹲在沙地上,手指仔细丈量着脚印间距,迅速研判现场情况。随后他果断下达指令:“一组从左侧沙丘包抄,二组沿干涸河床搜索,注意保持战术距离,随时通过对讲机通报动态!”

沙漠行军远比想象中艰难,脚下的沙子不时陷至队员小腿,防风镜上很快就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黄沙,视线受阻的情况下,对讲机成为各组间保持联系、协同配合的关键纽带。队员们相互呼应,循着蛛丝马迹稳步推进搜捕范围。

1小时20分钟后,搜捕迎来突破,队员们在一处天然沙洞内发现“犯罪嫌疑人”踪迹。“不许动!放下武器!” 随着强光手电的直射和战术警棍的威慑,队员们迅速形成合围,默契配合下,3名“犯罪嫌疑人”被成功制服。

“沙漠环境复杂,能见度低、昼夜温差大,搜捕不仅要靠精准的勘察技术,更得靠团队紧密协同。”参与抓捕的队员夏巴孜汗?乃给克抹了把脸上的沙子,语气坚定地说,“刚才要是没有二组及时封堵退路,给了目标可乘之机,这次抓捕绝不会这么顺利,很可能让他们趁机逃脱。”

“刀在石上磨,兵在苦中练”!搜捕训练刚结束,武器精准射击正式展开。此时沙漠风沙未歇,午后阳光斜射形成强烈逆光,黄沙裹着沙粒打在枪身,靶心在光影干扰下愈发模糊。队员们迅速架枪,围绕手枪、步枪依次切换立姿、跪姿、卧姿——立姿时双手持枪稳抗风沙,快速出枪对准靶心;跪姿单膝着地,动态瞄准穿透逆光;卧姿贴地时,枪托抵肩的瞬间手指已扣住扳机。弹药补给环节更显利落,单手卸空弹匣、装新弹匣仅需两秒,全程枪口不偏离靶区,每一发子弹都精准命中。

当最后一轮射击结束,暮色已漫过大漠。队员们列队整理装备,作训服上的盐渍与沙尘虽未褪去,眼神却愈发坚毅。“从凌晨的定向越野,到正午的耐力行军,再到午后的搜捕与射击,每一项都是对体能、技能和协作的极限考验。

小队长何天鹏看着身旁的队员,语气铿锵,“但正是这样的‘苦练’,才能在未来实战中‘少流血’,守护好一方平安。”晚风掠过大漠,队员们的身影被夕阳拉得修长,这场为期一天的秋季实战化训练,不仅锤炼了过硬本领,更凝聚起同心协作的力量,为守护边疆稳定筑牢了坚实根基。

作者:程超、徐贤华

供图:叶城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