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移動新媒體

共工财經局:市值縮水85%,恩捷股份難消外界質疑

2024-03-11 2805 來源:共工财經局

在“隔膜王”恩捷股份多次回應投資者關于實控人身份和減持問題後,投資者仍未打消對雲南首富一家的質疑。

2月22日,有投資者提問恩捷股份,“2月8日貴司回複了實控人家族2020年以來的減持,僅提到貴司董事長李曉明與副董事長李曉華,但是沒有提到實控人家族控制的合益投資、家族另外兩位美籍成員以及李曉華通過持股平台的減持情況,請貴司也回複吧。”

對此,恩捷股份回應稱,“公司已嚴格按照中國證監會、交易所等相關規定披露減持情況”。并列出上市至今董監高的減持公告。不過投資者對此并不買賬,有網友在該問題下評論,“回答你不回答完,人主動問你,你又打太極不回答了…真鬼啊。”

雲南首富家族僅一人爲中國國籍

爲何投資者對恩捷股份實控人家族的減持如此關注,源于實控人一家特殊的“身份”。在恩捷股份控股股東信息中,除了恩捷股份副董事長、總經理李曉華的名字顯示爲中文,恩捷股份董事長李曉明以及他的妻子、女兒以及弟媳、侄子的名字都是英文。招股書顯示,除了李曉華爲香港身份,拿着美國綠卡,其餘5人都已入了美國國籍。

民衆對于“外籍”企業家的複雜情感在近期的“農夫山泉事件”中可見一斑。而李氏家族相比鍾氏家族更多了一層“行賄”和“大額套現”的嫌疑。近年來,李曉明家族不斷減持公司股份。其中李曉明持股比例由2021年初的14.41%下降至目前的13.03%,同時Sherry Lee、李曉華和JERRY YANG LI分别由8.29%、7.88%和2%下降至7.29%、6.93%和1.51%,而李曉明家族控制的合益投資則由13.47%下降至12.22%。

另外,公司董事長李曉明、副董事長李曉華,疑似卷入“煙草貪腐案”,曾于2022年11月被公安機關制定住所監視居住,直至2023年一季報,恩捷股份才在财報中披露,李曉明、李曉華兩人已在公司正常履職,參與公司及子公司的生産經營工作。

多種舉措穩股價,能行嗎?

2024龍年開市首日,恩捷股份成爲A股首家宣布修改回購用途的公司。公司于2024年2月18日審議通過了《關于變更回購股份用途爲注銷的議案》。公告顯示,爲提高公司長期投資價值,提升每股收益水平,進一步增強投資者信心,恩捷股份董事會同意變更回購股份用途,由原方案“用于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變更爲“用于注銷并減少公司注冊資本”。除前述内容修改外,原2024年回購股份方案中其他内容均不作變更。

據券商統計,截至24年2月26日,恩捷股份已累計派發現金紅利13.25億元,截至2月29日,公司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股份51.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5%。

然而,自2月19日開盤至3月8日收盤,半個多月的時間裏,恩捷股份股價非但沒有上漲,反而累計下跌0.3%。如若将時間拉長,2021年9月,公司股價一度突破318元/股大關,市值突破2800億元,而截至3月8日,恩捷股份的股價僅剩42.51元/股,總市值較最高點縮水近1400億。

新能源電池價格暴跌,锂電隔膜供大于求

自2022年年底以來,锂電池産業鏈各個環節均不同程度出現産能過剩的問題,恩捷股份主營的锂電隔膜也不例外。據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發布的2023年全國锂離子電池行業運行情況,2023年隔膜産量達到150億平方米,增幅在15%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國内隔膜産能達到235.62億平方米,較上一年度增加85億平方米,同比大增56.43%。這也意味着,2023年隔膜行業産能利用率還不足64%。而産能過剩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價格下跌,據中金統計,自2022年12月底至2023年11月底,7微米濕法隔膜和9微米濕法隔膜價格分别下跌了34.2%和20.7%,與此同時,恩捷股份的毛利率從2022年三季報的49.66%降至2023年三季報的40.34%。

另據财新報道,目前恩捷股份和星源材質兩家企業瓜分了超過60%的隔膜市場份額,但2024年中科華聯、無錫啓程、歐克科技均在隔膜生産設備國産化上取得突破,屆時恩捷股份隔膜市場龍頭地位可能受到動搖。

不過面對市場愈發激烈的競争格局,恩捷股份也沒有坐以待斃。24年1月,恩捷股份發布公告稱,美國锂電池隔離膜項目投資額由約9.16億美元調整爲約2.76億美元,以此計算投資額縮水69.86%;建設年産能10億-12億平方米基膜生産線及配套塗覆設備調整爲建設14條年産能7億平方米锂電池塗布隔膜産線。産能計劃縮水的同時,恩捷還官宣成功研發出一款新型隔膜産品---半固态電解質複合膜,該産品廣泛适用于新能源汽車、3C、儲能等領域電芯。相較于常規隔膜産品,在低溫環境下,其放電性能表現突出,尤其是在-30℃的超低溫環境下,能使成品電芯的放電容量保持率同比提升10%以上。國聯證券研報指出,這一突破爲公司開拓新市場和新應用場景提供了機遇。

責任編輯:李曉光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

Copyright 2015-2025 國際标準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聞編輯部 聯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聞社有限公司 主辦:共工新聞社新媒體中心

關注X(原推特)


海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