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移動新媒體

共工财經局:康華生物疫苗簽發數量大幅下降 股東大規模減持套現

2023-12-12 3338 來源:共工财經
作爲國内唯一一家擁有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的企業,康華生物自去年上市以來,連獲20個漲停闆,并以663元/股價格一度登頂創業闆,但是上市一年多後,康華生物卻在資本市場遭遇急刹車,不僅在二級市場閃崩至183.95元/股(截至2021年10月18日收盤),一級市場也遭遇股東的大額抛售。

業績增速放緩

中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康華生物營收實現營業總收入5.6億,同比增長23.2%;實現歸母淨利潤2.5億,同比增長38%;每股收益爲3.88元。這個業績看似亮眼,但相比于康華生物上市後的首份半年報遜色了不少,2020年上半年康華生物實現營業收入4.55億元,同比增長67.9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26億元,同比增長115.51%。

股東大規模減持套現

康華生物近日發布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蔡勇先生于2021年8月11日至2021年10月12日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的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92.845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1.03%。

無獨有偶,康華生物股東上平潭盈科盛道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及其一緻行動人淄博泰格盈科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于2021年9月17日至2021年9月27日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的方式累計減持康華生物股份 93.92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 1.04%。

此外,9月1日康華生物發布公告,另一持股5%以上的股東三明廣隸已累計減持公司股份42.5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4729%。三明廣隸根據其自身情況決定提前終止減持計劃。值得關注的是,三明廣隸在大額套現後不久宣告解散,三明廣隸所持有的公司6.1679%股份由全體合夥人按照出資比例進行分配,從而引起相關權益變動。本次權益變動實施後,三明廣隸不再擁有公司股份。

兩個月内,就有四名大股東集體減持229.325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5429%。對于上述四名股東減持的原因,康華生物在公告中表示:系股東自身資金需求。

僅兩款商業化産品,疫苗簽發數量大幅下降

康華生物官網顯示,康華生物目前僅兩款在售疫苗:HDCV-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和邁可信-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中報顯示,康華生物的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疫苗上半年創造了5.488億元收入,占總營收的98%,是當之無愧的頂梁柱。

作爲市場上唯一一款采用人二倍體細胞技術生産的疫苗,2017年至2020年康華生物的狂犬疫苗年簽批量占比逐年提高,分别爲99.51萬支、223.21萬支、237.77萬支和370.36萬支,占比總批簽發量爲1.28%、3.34%、4.04%和4.71%,全屬康華生物。

但是情況在今年上半年發生了變化,今年上半年,康華生物的疫苗批簽發數量大幅下降。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批簽發量同比下滑13.43%爲155.22萬隻。另一産品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批簽發量爲10.93萬隻,同比下滑85.73%。數量下滑的情況下,康華生物隻能提高單品價格來保證營收。今年上半年,其核心産品價格同比提高了13%-20%。

由于康華生物的狂犬疫苗在市場上的獨占性,康華生物的毛利率高達92.5%。如此高的利潤自然吸引了衆多生物制藥巨頭跑步入場。截止到2021年2月,有7家公司在研發人二倍體狂犬病疫苗,對康華生物最有威脅的,是智飛生物。通過智飛生物的半年報披露和董秘回複,智飛生物的人二倍體疫苗最快有望在2022年上市,目前在臨床試驗中。

産品研發不如買理财

狂犬疫苗作爲康華生物的業績支柱,一旦失去獨占優勢,其毛利率和業績增速都将受到沖擊,而最好的應對辦式就是盡快研發出更多的高毛利新品。目前康華生物有10個研發項目,其中六價諾如病毒疫苗、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結合疫苗、四價鼻噴流感疫苗、吸附破傷風疫苗處于申報臨床試驗,其餘均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

但是康華生物的研發投入并不高,2020年全年研發費用僅5825.39萬元,2021年上半年研發費用僅3443.05萬元。一方面不舍得投入研發,一方面康華生物又将大量的閑置資金購買了銀行定期存款。據康華生物公開信息披露,9月2日,康華生物用閑置募集資金購買的一筆4億人民币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到期,另外用閑置自有資金購買了兩筆共計1.6億人民币的結構性存款理财産品,分别于9月16日和9月22日到期。上述産品到期後,康華生物又用閑置自有資金分别購買了1億、6000萬結構性存款理财産品,到期日分别爲11月3日和11月8日。賬面上資金充裕,但康華生物新品開發的力度顯然讓投資者失望。

10月26日,康華生物将披露自己的三季度财報,業績能否回歸高增長常态?新品研發能否取得階段性進展?共工日報社财經局将持續關注。

責任編輯:劉曉燕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

Copyright 2015-2025 國際标準刊号:ISSN 3006-8959 承印人、出版人:共工新聞編輯部 聯系方式:zhidaoribao@gmail.com.

主管:共工新聞社有限公司 主辦:共工新聞社新媒體中心

關注X(原推特)


海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