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衡藥業管理層動蕩不休 投資者關注引發熱議
近日,譽衡藥業的多次關于人事變動的公告,把這個近年來波折不斷的上市藥企帶回市場視野。 命途多舛 譽衡藥業也曾有過高光時刻。據統計,譽衡藥業自2010年上市後共實施27起并購案,成功完成14起,涉及金額爲129億元,并累計發布近百次控股股東股票質押通告。 與此同時,快速并購也産生了大量積重難返的商譽值。2019年,譽衡藥業計提26.15億元商譽值,緻使2019年虧損26.62億元。并随着公司擴張失敗、核心産品陷入困境,陷入控股股東股權被拍賣下場。一段時期,譽衡藥業也曾公告稱,公司股權結構較爲分散,認定公司無控股股東、實控人。 2023年,知名牛散沈臻宇通過增持譽衡藥業股份,持股比例增至8.30%拿下第一大股東身份。 暗流洶湧 2025年1月26日沈臻宇突襲提案罷免多名公司元老,提名她本人及兩位全無醫藥行業經驗的陳祎、王黎達進入董事會。2月6日原董事長胡晉黯然出局,沈臻宇陣營全面掌權。 但是,根據譽衡藥業2025年1月9日發布的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約2.1億元至2.5億元,同比增長74.51%至107.75%。也就是說胡晉帶領的譽衡藥業第六屆董事會的成績是不錯的,也是符合各方股東期待的,爲啥就被替換掉了呢? 未來何方? 據報道顯示,沈臻宇作爲A股有名的“女牛散”,在資本市場喜歡快進快出的風格,基本在重倉一個季度或者兩個季度後即迅速“落袋爲安”。 在資本的驅動下,譽衡藥業未來會不會重蹈覆轍,通過投資并購重組等慣用手法來博取短期利益,甚至不惜透支資源和信用呢? 這樣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據譽衡藥業2月27日公告,決定修改公司原章程裏明确規定的董事長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相關條例。沈臻宇上任董事長後,不出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按常理,董事長兼任法人代表是公司對外的第一責任人。但一旦公司經營出現違法違規問題,法定代表人首當其沖承擔責任和法律後果。 URL:https://www.myzaker.com/article/67c6ae4f1bc8e00d1500000b 來源于:ZAKER新聞 責任編輯:李曉彤 |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