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食品飲料投資十強 靜等估值業績雙升丨年終盤點和2024新年展望
《投資者網》喬丹 食品飲料是A股長牛投資賽道,商業模式極富優勢,是國内外主力資金重倉配置的超級闆塊。 行業闆塊(申萬一級)統計,截至2023年12月28日數據統計,食品飲料目前仍是北向資金第一重倉闆塊,持股市值約2540億元,其次爲電力設備、醫藥生物、電子、家用電器、銀行、機械設備等闆塊。 同時,食品飲料業在消費市場中也占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2023被定檔爲“消費提振年”,在一系列促消費“組合拳”的刺激下,今年1-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7945億元,增長7.2%,食品飲料闆塊在其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推動了市場的持續回暖。 在過去的一年中,食品飲料A股公司的表現如何?投資者應該關注哪些關鍵因素?市場及行業的發展趨勢有哪些?爲給投資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本次《投資者網》推出了投資者“年終盤點及2024新年展”望系列專題,通過多維度的硬指标,深入挖掘行業中具有高成長性和高價值的潛力公司,幫助投資者更好地把握行業投資機會。 曲折複蘇,白馬估值優勢凸顯 整體來看,2023年食品飲料闆塊整體處于波動走勢,但優質白馬股已經展現出顯著的估值性價比。 據wind數據,2023年食品飲料闆塊在A股市場中累計下跌15.4%,相較于滬深300指數的表現稍遜一籌,跑輸1.4個百分點。在所有行業中,食品飲料闆塊的排名相對靠後。 拆分業績與估值來看,闆塊業績(TTM口徑)增長12.7%,這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号,表明該行業正在朝着複蘇的方向發展。然而,市場情緒的波動、外資的流出以及資金的分流導緻闆塊估值(TTM口徑)大幅下降了27.8%。 國信證券認爲,2023年食品飲料個股的漲跌幅與其年初機構持股比例呈現一定的負相關性,反映機構定價權較弱,主要系受國内經濟複蘇節奏波動、美元加息等短期因素的擾動。 拉長時間線來看,目前食品飲料闆塊及多數子闆塊估值已經回落至曆史中樞以下。目前食品飲料闆塊PE(TTM)爲25.9倍,位于2018年以來的6%分位。在這種背景下,優質個股的估值性價比開始凸顯。 從市值角度來看,海天味業(603288.SH),伊利股份(600887.SH)、雙彙發展(000895.SZ)、湯臣倍健(300146.SZ)、安井食品(603345.SH)、中炬高新(600872.SH)、洽洽食品(002557.SZ)、絕味食品(603517.SH)、涪陵榨菜(002507.SZ)、千禾味業(603027.SH)位居前列,這些企業在各自的細分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展現出了良好的成長性。 其中,伊利股份、雙彙發展、湯臣倍健、安井食品、涪陵榨菜的市盈率相對較低,不超過20倍。 市淨率上,絕味食品、涪陵榨菜、湯臣倍健均在2倍左右,而伊利股份、雙彙發展、洽洽食品、千禾味業則不超過5倍。 市盈率和市淨率是衡量上市公司估值的重要指标。較低的市盈率及市淨率表明市場對這些企業的估值相對較低,這不僅意味着投資者可以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獲得這些企業的股權,更預示着這些企業未來有可能實現更高的增長潛力。對于長期投資者而言,這意味着他們可以抓住這些具有潛力的企業,分享其未來的增長和盈利。 然而,投資總是伴随着風險。盡管市盈率和市淨率較低的企業投資風險相對較小,但投資者仍需權衡風險與收益的關系。此外,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時還應考慮其他因素,公司的财務情況便是其一。 逆境求變,研發拔高增長勢能 在業績層面,食品飲料行業展現出了一定的韌性和增長潛力。根據國聯證券的統計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食品飲料行業的營收同比增長8.6%,淨利潤同比增長15.28%,業績同比增速均高于滬深300指數。 成本下行與費用管控的精細化帶動了食品飲料行業的淨利率提升,但營收增速已然有所放緩。國聯證券認爲,收入端增速受複蘇節奏較緩影響偏低有關。 消費恢複情況低于預期,行業競争格局加劇,下遊主要渠道餐飲端增速放緩等因素導緻闆塊業績并未出現明顯的恢複,而這種趨勢也深刻地反映在食品飲料行業的個股業績中。 責任編輯:共工社 |
頭條閱讀
最熱資訊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