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0月28日电 重庆巫溪至开州高速公路顺利贯通,标志着我们在山区高速建设技术体系的新突破。中交一航局一公司承建的A1标段以13.2公里里程、87.5%桥隧比的复杂结构,成为应对陡峭地形与特殊地质的综合性工程范本。
面对1380片预制T梁的架设任务,项目团队创新采用隧道内预制场方案。利用双车道隧道空间布置生产线,配合龙门吊系统实现左右幅桥梁的精准转换。该工艺经中国公路协会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狭小空间桥梁施工提供了新范式。
凤凰特大桥114米高墩施工中,团队研发内外模同步爬升系统。相较于传统异步工艺,该技术有效提升效率,配合太阳能喷淋养护系统,实现高墩混凝土质量与施工安全双控,且监测数据显示,墩身垂直度偏差控制良好。
针对硬岩地质抗滑桩施工,项目采用“圆方组合钻头+液压旋挖钻机”的机械化方案。圆形钻头先行掘进,方型钻头修整孔壁,使单桩成孔时间较传统人工大幅缩短,且大幅降低高空作业风险。
巫溪枢纽匝道桥建设中,团队运用“顶升-置换-拆除”三步法,千斤顶系统抬升旧桥面,门架墩替换原有墩柱,金刚石绳锯无声切割旧结构。该工艺使交通中断时间减少,为山区桥梁改扩建提供了精准施工样板。
任家湾隧道施工中遭遇17处溶洞群,团队采用“地质雷达探测+差异化支护”应对方案。对大溶洞实施混凝土回填,对渗水区铺设防水膜层,配合实时监测系统,成功穿越高风险地质段。
项目部引入的智慧管理系统集视频监控、安全帽AI识别智能气体检测、人员三维定位于一体,实现人员定位精度、安全隐患识别等功能,电子化文档管理使隐患排查等数据至云端存储转化率超过95%,为山区高速施工提了供高效集约安全的管控方案。
该项目的技术成果已形成多项工法,其中有的还获得省部级认证,团队对工程场景的数字化复现,展现了基建技术与数字文化的创新融合,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正从“适应自然”向“智慧协同”迈进。







 
 海报分享
海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