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日報網黑龍江電(朱善永 付雪桐)哈爾濱市第二看守所是哈爾濱市唯一個女子看守所,多年來,秉持着“精誠團結、精益求精、主動作爲、開拓創新”的方針,獲得了“全國巾帼文明崗”榮譽稱号、榮立集體一等功,連續多年被公安部評爲“一級看守所”,先後多次獲得先進基層黨組織、先進集體、優秀單位、黨建創四星“警隊堡壘”等榮譽稱号。在這裏,女警們崗位分工不同,卻一路攜手共赴同樣的理想,她們用敬業的身影闡釋女性的魅力,用铿锵力量爲警察藍注入剛毅的顔色。

胡明明:在單位與醫院“換崗”

2022年8月入警的胡明明是一名“監管新兵”,雖然在第二看守所工作短短兩年,卻能出色地完成各項任務,同事們提起她總豎起大拇指。可是,每當提起家人,她卻總是心懷愧疚。2023年3月,胡明明的父親不幸患上了胰腺惡性腫瘤,由于執勤工作讓她抽不開身去照顧自己的父親,因此内心備受煎熬。然而,面對家庭困難,她沒有選擇退縮,而是選擇繼續堅守崗位,下班後再回家照顧父親。90後的她樂觀堅強、敬業認真,在父親住院的日子裏,沒有請過一天假,每當工作需要加班時,她也總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就這樣,她經常在清晨下班後奔向醫院,第二天又早早地起床,奔赴工作崗位,在醫院和單位之間“換崗”。“兩點一線”的來回奔波,胡明明作息時間紊亂、睡眠嚴重不足、身體超負荷運轉,但她卻從未在工作上有所懈怠,始終堅守在崗。“責任築就夢想,擇一事終一生,這是我的選擇。”胡明明這樣說道。

林春竹:引領迷途人員回歸

2024年是林春竹在第二看守所工作的第10年,也是她擔任管教民警的第4年。多年來,林春竹始終秉承“熱情、勤勉、專注、卓越”八字箴言,以感化教育在押人員爲主業,挽救了一個又一個迷途的靈魂。在她的辦公室珍藏着20餘面錦旗,這是她十分珍視的禮物,不是因爲她喜歡被贊揚感謝,而是每一面錦旗背後都有一個由迷途重回正道的故事。

在押人員劉某在看守所羁押期間,父親重病,劉某擔心家裏父親無人照料,無法在床前盡孝甚至見不到父親最後一面。林春竹了解這些情況後,積極與法院溝通,加快案件進程,并協調監獄,第一時間将劉某投送黑龍江省女子監獄。在監獄裏,劉某與病重的父親終于見了最後一面,她也因此沒有了遺憾,安心投入改造。

王晔:堅持輕傷不下火線

2015年,王晔從山東考到了黑龍江,入警9年一直奮戰在第二看守所的基層監管崗位。擔任内勤後,爲了保障監區投送案卷的流暢性,她通過自學于2020年通過了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将刑罰執行業務的各項常用法律法規、制度規定熟記于心,正确靈活地運用于實際工作中。在2020年到2023年期間,她在審核投監案卷過程中發現幾十起在押人員刑期折抵計算錯誤問題,細心的她認真完成了兩千餘名在押人員的投送案卷審核工作,做到了零投訴、零差錯、零上訪。2020年,王烨膝蓋意外受傷,因工作緊張,她簡單處理後,堅持繼續工作,直到疼痛感不斷加劇、無法走路,才請假去醫院診治。經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内側副韌帶斷裂,髌骨脫位,需立刻住院手術治療。在醫院裏,她仍然不忘工作,在工作群裏發布交接工作的注意事項和工作步驟。她說:“我在崗一天,就能爲同事們分擔一份壓力,監所安全就能多一份保障,投送工作就能更順利……”

這就是在哈爾濱市第二看守所發生的真實故事,這些監管女警們用青春書寫忠誠,以巾帼力量護航監所安全,爲平安哈爾濱建設交出了一份又一份滿分答卷。

作者:朱善永  付雪桐

供圖:哈爾濱市第二看守所

編審:龔建光、龔國林、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