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針對當前職業教育“中職基礎不牢、高職深度不夠、本科創新不足”的困惑,及時開展“校企協同、标準引領、貫通互融”重塑專業課程體系的項目研究與實踐。通過課程内涵建設促進專業建設質量不斷提升,以适應不同崗位能力要求,提高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進而助力新能源汽車産業的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校企協同,調研分析職業崗位能力要求

  學校依托河南省交通運輸骨幹職業教育集團和校企合作項目,聯合中職、高職、應用本科、企業四方對新能源汽車專業目前中職、高職、本科教育現狀,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現狀、企業對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需求以及新能源汽車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四個維度”進行調研,确保課程體系的建設科學可靠。邀請企業各崗位一線技術人員,進行職業崗位能力分析,明确專業崗位群及職業生涯路徑,明确各崗位的職業能力,按照能力難易程度劃分等級,進行工作任務和崗位能力的分層,從而解決中高本專業定位目标不清晰的問題。

  标準引領,重塑專業課程體系

  學校将原有的專業課程體系“打散”“揉碎”,以國家職業标準爲引領,結合國家教學标準、行業标準、職業技能标準、大賽标準和特種作業操作标準等,對崗位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關鍵能力進行分析,按照難易程度和邏輯關系,進行系統排列組合和分級,形成新能源汽車專業相關職業工作崗位的能力分層,并通過對能力模塊的分析,進行一體化設計,構建相應的學習模塊,由學習模塊組合構建學習課程,重塑中高本專業課程體系,從而解決課程體系結構不貫通的問題。

  貫通互融,重構專業課程内容

  學校邀請職業教育專家和企業技術骨幹,協同開展專業課程标準的編制工作。以重塑的專業課程體系爲基礎,根據職業标準和典型工作任務,對課程内容進行設計和編排,形成課程設計思路,完善課程結構;遵照職業教育的教學規律和技術技能人才的成長規律,明确各層次學校的專業課課程目标、課程内容和評價标準,最終形成“縱向貫通、産教互融”的專業課程标準。基于課程标準,校企協同開發相關的教材和數字化教學資源,從而解決課程内容不銜接和教學資源不匹配的問題。

  課程體系建設水平是衡量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關鍵環節。河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在課程改革方面的探索與實踐,有效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培養質量,近三年,累計獲得省級以上學生技能大賽獎項23項,教師教學能力比賽獎項16項,其中,2023年,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汽車故障檢修”賽項一等獎和“汽車營銷”賽項一等獎,獲得全國教育教學能力大賽二等獎和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汽車故障檢修”賽項教師組二等獎,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穩步提升,用人企業對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給予了高度評價。(楊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