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日報社貴州1月6日電(羅明榮 羅遠鵬)漫步在長順縣威遠河,仰望上空,見雲卷雲舒;俯瞰河水,清澈見底;眺望遠方,山巒疊翠,令人心曠神怡,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态畫卷正徐徐展開,吸引着許多市民和遠方遊客前來觀花賞綠,見魚遊聽鳥鳴。

“水環境治理,不僅恢複了生态、提升了景觀,還讓河湖功能實現了多元化,滿足了人們生活休閑、靠水緻富夢。”長順縣河長辦常務副主任、水務局局長梁曉成說,長順縣将河湖治理與生态旅遊相融合,讓綠水青山進一步惠及了廣大人民群衆。

如今,景區立足于優越的山水資源,業态逐漸完善,拓寬了周邊群衆增收渠道。“如果沒有威遠河,沒有秀麗的山水,就沒有我的農家樂。”紅紅農家樂民宿老闆王紅英毫不掩飾對威遠河的贊許。

近年來,長順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爲目标,全面推行落實河長制,不斷加大河湖保護宣傳力度,建立河(庫)長巡河制,開展河道綜合治理及清“四亂”等工作,強力抓好河庫保護工作,傾心傾情傾力守護一方綠水青山。

暢通雨污“微循環” 

近年來,長順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以赴持續推進治水、建城、爲民工程,以污水管網改擴建工程爲抓手,打通污水治理“毛細血管”,暢通城市“微循環”,“内外兼修”扮靓城市新風貌。

走進長順縣長發路污水管網改擴建工程施工路段,挖掘機正對路面進行管溝開挖作業,工人頭戴安全帽,手持鐵鍬、鏟子等工具在緊張施工。           

“經過排查這段路下雨時,污水和雨水會從路面流過,那麽經過改擴建以後,就能夠實現雨污分流,從源頭上防治水污染,打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環境。”貴州順廣達建設有限公司項目施工員冉江輝說。

雨污分流工程是一項民生工程、良心工程和環保工程,通過将雨水和污水分隔,各用一條管道運送、排放或進行後續處理,雨水可以通過雨水管網直接排入河道;污水需要通過污水管網收集後,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水質達标後再排入河道,實現“污水進廠、雨水進河、各行其道”的治理目标。

“項目完工後,将進一步提高污水收集和集中處理率,消除污水直排現象,實現縣城核心區雨污分流全覆蓋,切實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爲打赢污染防治攻堅戰貢獻一份力量。”長順縣水務局副局長王成輝說。

據悉,長順縣縣城污水管網改擴建工程項目,總投資5000餘萬元,共分兩期實施,一期實施範圍爲縣城區,主要改造三中片區、東門片區、二中片區、新建公路東環線等;二期實施範圍爲縣城污水處理廠至威遠社區,項目新建及改造管網共計21km。

截至目前,已完成縣城區城南社區、威遠社區回龍寨、青龍山及縣城未來城片區污水管網共4.2km,形成了“晴天不排水,雨天無污水”的良好局面,有效增強了縣域防洪排澇能力、改善人居環境。

築牢汛期“安全牆”

“重點巡視大壩大型漂浮物,發現有漂浮物我們及時處理。開展防洪設備設施檢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觀察水位,結合水位及天氣情況,綜合分析汛情,确保大壩安全。”黃花寨水庫巡壩值守責任人賀世傑說。

未雨綢缪,有備無患。今年汛期,在黃花寨水庫,水庫巡壩值守責任人賀世傑每天都會對水庫水位水勢檢查、防汛物資儲備、閘門啓閉設備、大壩運行情況等進行日常巡庫。

“當水位達到795.5m高程時,我們就要啓動應急預案開閘洩洪,确保大壩安全。今後,我們繼續按照有關防汛減災要求,抓好貫徹落實,确保防汛度汛安全。”黃花寨水庫行政責任人譚緒軍說。

一直以來,黃花寨水庫(水電站)嚴格落實防汛減災崗位責任制,汛前全面巡查排查消除隐患,加強汛期值班值守,落實防汛物資儲備、做好水情雨情監測分析等工作,确保大壩汛期安全。

在長順縣廣順鎮杜鵑湖村猛坑水庫,防汛技術負責人陳曉良正在通過水庫智能監控系統查看水庫運行情況,确保水庫安全正常運行。他告訴記者,強化水庫(水電站)安全隐患排查,開展防洪度汛應急演練、落實水庫(水電站)“三個責任人”等是築牢汛期“安全防線”的關鍵。

陳曉良說:“汛期每天要安排水庫巡視巡查人員到大壩上進行水庫的巡視巡查,并要求他做好巡視巡查記錄,第二點是到監控室查看記錄是否與實際記錄相符,第三點就是根據現在的天氣情況,對這個水庫進行調度,确保安全度汛。”

爲防範化解水患災害風險,提高洪澇災害應對水平和能力,全力守護人民群衆生命财産安全,長順縣堅持“預”字當先,進一步強化監測預警、落實物資儲備、制定完善應急預案,全力築牢汛期安全防線,确保汛期安全度汛。

 

守護美麗“幸福河”

“水資源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水,雖然我們拾起的隻是一片小小的垃圾,但是留下的是美麗的水環境,我呼籲大家不要随手丢垃圾,一起守護好我們的家園,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長順。”長順縣志願者劉佳說。

在長順縣生态體育公園,清澈見底的河水叮咚流淌着,岸邊垂柳倒影,好一幅生态美景圖。志願者們組成護河隊,在河邊清掃垃圾、撿拾河灘枯枝殘葉、撈出河中懸浮物,開展“清岸清水”活動,爲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等貢獻自己的力量。

“目的是讓大家融入到保護水環境中來,從而引導廣大人民群衆從旁觀者變爲實施者,從‘要我管’到‘我要管’的轉變,全面提升全民保護水環境的意識,共同保護我們良好的生态環境。”長順縣水務局副局長王成輝說。

近年來,爲守護好美麗河湖,長順縣不斷完善頂層設計,由縣河長辦牽頭,狠抓責任落實、建立措施體系,着力于水資源保護,形成全面實施河長制工作“四個率先”“三個落實”的工作經驗,全力做好“水文章”,守護美麗“幸福河”。

今年以來,長順縣完成麥況水庫工程、馬龍田水庫2座骨幹水源工程建設任務及驗收工作并正式投入使用;完成天生橋、白鶴井2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治理任務;完成擺所河克細段格道段大河段河道治理任務;推進水土保持重點工程翁吟河生态清潔流域治理項目,城市供水保障工程建設,縣城污水管網改擴建工程建設等項目。

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複水生态,河湖面貌煥然一新,河湖水質日益提升…… 一幅幅“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生态畫卷正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