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漸進性發展

漸進性發展,即逐漸、遞進的發展。漸進性發展,是一種常用的發展方法、發展方式。在大的變革、轉折之後,或者爲了較少波折、穩步推進,人們一般都采取漸進性發展。漸進性發展,是一種常見的發展形态、發展過程。人類社會、生态自然、精神文明、物質文明,一般都是漸進性發展的。漸進性發展不同于飛躍性發展、跨越性發展、突變性發展、劇變性發展,漸進性發展常爲人們所采納的理由,是較少付出發展成本和發展代價,且能取得理想的發展效益和發展結果。

漸進性發展有正向的漸進性發展,也有逆向的漸進性發展。正向的漸進性發展,發展成本和代價較小,并可取得較好的發展效果。如新中國建國初期社會主義改造中,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生産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就是一個成功的漸進性發展範例,它不僅沒有引起大的抵觸反彈,而且平穩地使其過渡到了社會主義。當然,這種漸進性發展,是由社會主義政權、制度和方針、政策作保障的。逆向的漸進性發展,其發展的動機、目的、方式和結果,就大相徑庭了,這種逆道而行的漸進性發展,不僅成本和代價巨大,而且還會将發展引向歧途和倒退。如西化私化革新開放,就是一種背道而馳、逐漸演變的漸進性發展;這樣的所謂漸進式革新開放,已将一些國家的社會發展引向了歧途和倒退。西方集團和資産階級的贊賞喝彩,資本主義病症的複發滋生和加重惡化,就足以說明了這一點。很明顯,漸進性發展的道路方向極爲重要;道路方向對就發展,道路方向錯就退變,這已被發展實踐所明證。

漸進性發展既有量變的漸進性發展,也有質變的漸進性發展。由于量變是一種逐漸的、不顯著的變化,所以,量變的漸進性發展是逐漸的、不顯著的推進的。而質變的漸進性發展,有兩種發展可能性,一是驟變的質變導緻漸進性發展過程的中斷;二是質變以漸變的方式實現,漸進性發展繼續進行。量變或質變的漸進性發展,是由一些小的飛躍發展構成的,是在小的飛躍發展中進行的。

人類社會發展,基本上是在漸進性發展中演進的。漫長的封建社會,雖然曆經較多的朝代更替,但由于沒有發生質的變化,總體上看還是漸進性發展,直到資本主義成分不斷積聚,資産階級和人民群衆推翻了封建社會,這種漸進性發展才告中斷。同樣,資本主義社會及其各領域、各層面,也正處在漸進性發展階段,一旦社會主義成分迅速壯大,革命政黨和人民階級推翻了資本主義社會,其漸進性發展即告終結。生态自然一直處于漸進性發展之中,物種、水系、地質、氣體等等,多是以漸進性發展進行的。人類的産生和演變,就是一種質變的漸進性發展;地質的巨大變遷,如滄海變桑田,也是在漸進發展中形成的;至于地球的水系變化,除了個别水域的驟變,整個地球水系是漸進發展的。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本來就是漸進發展的産物,現在和未來的精神文明、物質文明發展,也将在漸進性發展中得到推進和升華。

新生的社會主義,剛剛開啓漸進發展的路程,我們應當采取漸進的發展方法和發展方式,推進社會主義事業逐漸之發展。中國的社會主義正處在初級階段,初級社會主義的中國必須漸進地向前發展。西化論、私化論、補課論、複辟論、市場論、競争論,是幹擾破壞中國社會主義漸進發展的謬論,資産階級及其代理人,一直試圖漸進的演變社會主義中國,阻撓和颠覆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所以,在循序漸進推進社會主義發展的同時,我們要警惕和嚴防資産階級及其代理人的逆向漸進發展,反對和粉碎其漸進演變社會主義中國的險惡圖謀。

漸進性發展,是一種戰略統籌、全面兼顧、穩步推進、優化提升的發展。因此,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我們既要漸進的推進政治發展、經濟發展、文化發展、教育發展、科技發展、社會發展、能源發展、資源發展、環境發展、生态發展、人文發展、自然發展、精神發展、物質發展,又要漸進的促進發展力與發展關系、生産力與生産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全球化、生态化、文明化等發展。漸進性發展既是一個老問題,又是一個新課題;我們應當注重老問題,更要解決新課題,尤要從自發的漸進性發展,走向自覺的漸進性發展。社會主義建設發展,将面臨較多的新矛盾、新問題、新情況、新态勢,這些矛盾、問題和情況、态勢,都會影響社會主義的漸進發展;爲此,我們要從發展和發展要略的高度,正确認識和科學把握漸進性發展,并以自覺的漸進性發展推進社會主義進程。

二、跨越性發展

跨越性發展,即跨過或超越的發展。跨越性發展是有别于漸進性發展的一種非常态發展。跨越性發展,主要表現爲跨越發展階段、跨越發展區間、跨越發展形态、跨越發展形式、跨越發展界限、跨越發展層次等等跨越的發展。跨越性發展既是一種快速的、大步的、量變的、質變的發展,又是一種趕超的、超常的、飛躍的、革命的發展。跨越性發展經常出現在大轉折、大變革時期,通常爲進步的、先進的力量所掌握所運用。

跨越性發展的界定和标準,一般是某一國家、某一社會、某一區域、某一地區、某一領域、某一系統、某一産業、某一事項的發展,在一定時段上跨過或超越了在此之前已經領先的參照點;這種成功地實現了趕超目标的快速發展、超常發展,即稱之跨越性發展。跨越性發展決不是沒有任何先決條件的“飛躍”,也不是輕而易舉的跳過了某一階段,而是有前提條件和腳踏實地緻力才實現的發展。“左”的急欲求成、右的固步自封,以及背離發展要求、違背發展規律的折騰,都不可能取得跨越性發展。從發展實踐看,跨越性發展是一種理性的發展,是一種科學的發展,是一種規律性發展,是一種趨勢性發展。換言之,隻有以理性的精神、科學的方法,并遵循發展規律、順應發展趨勢,才可以實現跨越性發展。

跨越性發展不斷出現在各種發展之中,人類社會、生态自然、精神層面、物質領域,都經常有跨越性發展。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有的國家實現了跨越性發展,有的民族實現了跨越性發展,有的區域、有的地區實現了跨越性發展,有的領域、有的系統實現了跨越性發展。就中國的發展實踐看,在革命政黨領導和全國人民努力奮鬥下,經過反帝、反殖、反封建鬥争,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跨入了社會主義社會,就是一種社會形态、社會制度的跨越性發展。一些少數民族由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帶動,從奴隸、封建狀态進入到社會主義文明階段,也是一種跨越性發展。經過革命鬥争和建設發展,生産力從私有制落後生産力上升到公有制先進生産力,生産關系從私有制落後生産關系進步到公有制先進生産關系,同樣是一種跨越性發展。世界各國在社會發展中,均有不同類型、不同形式的跨越性發展。

跨越性發展有正确的、先進的跨越性發展,有錯誤的、反動的跨越性發展。從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角度看,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的所謂跨越性發展,就不一定是正确的、先進的跨越性發展,有的甚至是錯誤的、反動的跨越性發展。如壟斷資本集團的全球化擴張掠奪,一般資本主義上升到帝國主義,就是錯誤的、反動的跨越性發展。因此,對跨越性發展,我們要客觀、辯證、現實、曆史的去認識、去對待,即堅持和支持正确、先進的跨越性發展,否定和反對錯誤、反動的跨越性發展。至于一些社會主義國家追随資本主義的僞跨越性發展、假跨越性發展,更是我們應當高度警惕和嚴加防範的錯誤發展。對這些方面的教訓和危害,我們尤要深刻汲取和時時杜漸。

生态自然有兩類跨越性發展,一類是自然性的跨越性發展,一類是人爲性的跨越性發展;但不管哪一類跨越性發展,都必須以順應發展規律、有利文明發展爲原則。精神和物質方面的跨越性發展,一般是人爲性跨越性發展;精神和物質領域的跨越性發展,應當以文明進步和持續發展爲宗旨。實踐證明,唯有遵照原則和宗旨的跨越性發展,才是可取的、可行的跨越性發展。

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日新月異、迅速巨變的社會;社會主義要想取得優于資本主義的發展效果,并最終取代資本主義社會,就必須在漸進性發展的同時,創造發展條件、把握發展機遇、遵循發展規律、順應發展趨勢的尋求和緻力跨越性發展。追趕超越、後來居上,是常有的跨越發展現象;爲了快速高效的發展社會主義,我們必須樹立跨越性發展觀念,确立跨越性發展戰略,運用跨越性發展思維,深謀跨越性發展良策,把握跨越性發展機遇,推進跨越性發展實踐。跨越性發展,是由特殊動因、特殊條件促成的特殊性發展,沒有特殊動因、特殊條件,就不會有跨越性發展。所以,我們不能無視發展動因、發展條件,而盲目的、一味的貪求跨越性發展;否則,就會急功心切、欲速不達,甚至有違初衷、适得其反。

怎樣有效進行跨越性發展?我們認爲,要有效進行跨越性發展,就必須從發展和發展要略的高度,正确認識和科學把握跨越性發展;因爲隻有正确認識和科學把握跨越性發展,才能真正搞好跨越性發展,才能通過跨越性發展實踐,切實推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社會,以及能源、資源、環境、生态、人文、自然、精神、物質等發展,并在此基礎上促進發展力與發展關系、生産力與生産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乃至社會主義現代化、全球化、生态化、文明化的不斷發展。鑒于國内的發展形勢和國際的發展态勢,中國既要搞好漸進性發展,又須把握良機、創造條件的進行跨越性發展;漸進和跨越并重并舉,乃是中國既定的發展方略和發展之策。

學術論壇作者:窦中達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研部主任、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共工日報社評論員,龔建光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共工日報社總編,鄒燕紅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特約研究員。張國平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觀察員、政協館陶縣第十屆委員會主席。